...文化的疯疾,辑有李宗吾一系列著作的《厚黑大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本书作者李宗吾,少时,曾从孔于“后世以为楷”之语,改名为世楷,字宗儒,表示宗师儒家。后来在成都读书时,以为儒家学说缺点殊多,宗孔干之儒家无如宗自己,遂改名为宗百,从此进入...
...人对木兰的赞词,这种说法与将其视为木兰对“火伴”的回答的看法并不矛盾。 10.如何理解《木兰诗》中的繁简处理? 必须明确以下三点:《木兰诗》中何处繁,何处简?这样的繁简处理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处理? ① 繁笔的运用:...
...,并未见于《太素》。 与《素问》对应的《太素》基本全,而误认为全,有4篇:与《素问·血气形志篇》对应的《太素》各篇中未见《素问》“今知手足阴阳所苦”8字,而作者误将其列入《太素》卷十九《知形志所宜》内;与《素问·病能论》对应的《太素》各篇中...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20世纪80年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性的启蒙教材,关于它的作者一直是个历史“公案”。 2002年人民日报曾刊登了一则报道,说在广东顺德举办的一次历史档案文献展上,展出了一件由清朝咸丰探花、...
...著有小说《舞姬》等。 〔4〕会馆指北京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县馆”。一九一二年五月至一九一九年十一月作者曾在此寄住。 〔5〕陈独秀(1880—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人,原为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人,“五四”时期提倡...
...本是由山中特定的气候、风云、光线造成的自然幻景,奇妙多变,气象万千。 在这篇小品里,作者以腾挪自如、连续快捷的笔法勾勒出多幅不同境界的图景,忽而孤塔高耸,直冲霄汉;忽而城郭连亘,市集喧闹;忽而高楼窗明,灯光灿烂;使得山市变幻的景观令人日不暇...
...之司,非私家所宜撰辑。而名公巨卿,鸿儒硕士,品题投赠,涣衍寰区,若非辑成一书,恐时过境迁,遂不无碎璧零玑之憾。窃谓刘勰《文心》,实文话所托始;钟嵘《诗品》,为诗话之先声。而宋王铚之《四六话》,谢伋之《四六谈麈》,国朝毛奇龄之《词话》,徐釚之...
...《四书》的作者简称为“四子”;四子是:曾子、孔子、孟子、子思;具体介绍如下: 一、曾子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
...,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以达于面,瑟瑟然,累累然。《亢仓子》云:“蜕地之谓水,蜕水之谓气,蜕气之谓虚。”观于兹泉也信。是日雨新霁,偕门人吴琦、杨怀栋游焉,移晷乃去。济南泉得名者,凡十有四,兹泉称最云。 题记:...
...监丞家同年去守简池,作者写此诗送别。全诗六十句,这里节选的是末尾十句。诗中用《卫风·淇奥》典故,希望同年与家人常通消息,以慰长想。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