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者看形色也.闻者听声音也.问者访病情也.切者诊六脉也.四事本不可缺一.而唯望与问为最要.何也.盖闻声一道.不过审其音之低高.以定虚实.嗽之闷爽.以定升降.其他则无可闻者.切脉一道.不过辨其浮沉以定表里.迟数以定寒热.强弱以定虚实.其他则...
...妇科》、《证治准绳·幼科》,均系采撷历代各家有关该科之方论,间或附以己见,立论亦多持平可取。此外,尚有《医论》、《医辨》、《医镜》等,又有《郁冈斋笔麈》,写他人为之选辑其医论而成。其所汇集之《古今医统正脉全书》,辑自《内经》以下历代有代表性之...
...花医镜》载治一时疫发 ,用石膏至十四斤而 始退,盖即用其法也。近陈载庵亦仿之而获效。王学权《重庆堂随笔》云∶吴又可治疫主大黄,盖所论湿温为病,湿为地气,即仲圣所云浊邪中下之疫,浊邪乃有形之湿秽,故宜下而不宜清。余师愚治疫主石膏,盖所论者暑热...
...尽苍生,终无入道之日。今之医者大都如是。况所阅本草,既非《神农本经》所见,方书又非古圣经方,不过坊间所刊俗本,如《本草备要》、《医方集解》、《验方新编》、《三指禅》、《笔花医镜》、《万病回春》、《冯氏锦囊》、《东医宝鉴》、《医宗必读》之类,...
...电子科技发扬祖国传统医学、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我们民间中医网的网友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启动了“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的编制工作。郑钦安的《伤寒恒论》是我们继《医理真传》和《医法圆通》之后完成的第三部电子版书籍。本书以巴蜀书社1996年1月出版的...
...(会意。从竹,从聿。“聿”( 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同本义 [...
...(宋《开宝》) 【校正】并入《图经》虎刺。 【释名】隔虎刺花(未详)。 【集解】颂曰︰伏牛花生蜀地,所在皆有,今惟益州蜀地有之,,似黄柏叶而不光。茎赤有刺。开花淡黄色作穗,似杏花而小,三月采,阴干。又睦州所生虎刺,云凌冬不凋,彼人无时采根...
...辩难等语,汇编成集,名曰《医旨绪余》。是集也,三才之理明,五行之义着,相火之辩畅以达,三焦之位论而确,以至脏腑之分发,症名之异同,经络之流贯,呼吸之本原,脉义之考,诊法治法之定,靡不备载。又列前贤之长,以标其善。简册虽约,而其远宗之正,近取之...
...花乳石(宋《嘉》)【释名】花蕊石。宗奭曰︰黄石中间有淡白点,以此得花之名。《图经》作花蕊石,是取其色黄。【集解】禹锡曰︰花乳石出陕、华诸郡。色正黄,形之大小方圆无定。颂曰︰出陕州阌乡,体至坚重,色如硫黄,形块有极大者,陕西人镌为器用,采...
...木笔。其花最早,南人呼为迎春。【集解】《别录》曰︰辛夷生汉中、魏兴、梁州川谷。其树似杜仲,高丈余。子似冬桃而小。九月采实,曝干,去心及外毛。毛射人肺,令人咳。弘景曰︰今出丹阳近道。形如桃子,小时气味辛香。恭曰︰此是树,花未开时收之。正月、二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