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三岁以下.看虎口三关纹色.紫热.红伤寒.青惊风.白疳病.惟黄色隐隐.或淡红隐隐.为常候也.至见黑色.则危矣.其他纹色.在风关为轻.气关渐重.命关尤重也.及三岁以上.乃以一指按三关(寸关尺为三关)常以六七至为率.添则为热.减则为寒.若脉...
...《诊家枢要》,现有明刻本。②明代医生。字汝器。官海仙。休宁西门(今属安徽)人。世医出身,临证多有奇效。卒年六十。...
...难曰∶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乃单以寸口而分三部九候之诊,后世言脉者皆宗之,虽亦诊家捷法,然非轩岐本旨,学人当并详其义。)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侯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
...《内经》曰∶“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命曰狂生。(营,运也。经脉营运于身,一日一夜凡五十周,以营五脏之精气。夫周身上下前后左右,凡二十八脉,其长十六丈二尺。人之宗气,积于胸中,主呼吸而行经隧。一呼气行三寸,一吸气行三寸,...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卷上 论疮肿诊候入式法 论荣卫色脉参应之法 论持手诀消息法 论三部所主...
...时为秋,在人为肺。肺应秋金,天地之气,至是而收敛,人身一小天地,故畜缩之象相应,而短脉见也。《内经》曰∶“短则气病。”盖以气属阳,主乎充沛,若短脉独见,气衰之确兆也。然肺为主气之脏,偏与短脉相应,则又何以说也。《素问》曰∶“肺之平脉,厌厌聂聂,...
...或曰∶识脉其难乎!余曰∶子但知识脉之难,而不知审脉之更难也。所谓识脉者,如滑伯仁之《诊家枢要》曰∶浮,不沉也;沉,不浮也。迟,不及也;数,太过也。虚,不实也;实,不虚也。滑,不涩也,涩,不滑也。长,不短也;短,不长也。大,不小也,小,不大...
...中的“厂”字,读作AN,意思与“安”大体相同。 杨则民氏为近代著名中医,理论造诣很高。拙著《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曾有专节介绍。以下所引,是他对脉诊的见解。杨氏所论或偶有不当处,但总体而言,笔者自觉不如杨氏认识精当。引文见杨氏遗著《潜厂医话》。...
...《脉诀》之语,亦屡为他人所诟病,其实上述两者皆为芤脉所主之病症。大出血虽病灶在于局部,而一经出血,必迅速波及全身,当视为全身性疾病,故其出现芤脉,亦必寸关尺三部俱见。且所见时间甚短,失血之后脉道不充,及血管张力随之减退,脉管收缩,即变现为细...
...声望随日俱上,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的书也源源不断出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时裴駰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集解》兼采当时裴駰所能见到的前人有关《史记》诸书的研究成果,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