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临证——探索名老中医读书之路(六)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蒲辅周先生临终前曾告诫其子:“我一生行医十分谨慎小心,真所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学医首先要认真读书,读书后要认真实践,二者缺一不可。光读书不实践仅知理论,不懂临床;盲目临床,不好好读书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311.html

刘炳凡_【中医宝典】

...民间单方验方选辑》。其中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药,确为医典未载、师道难传的。他首次提出了“治病必须治人的中医学整体治疗原则,创立了“柔剂养阳”的治疗大法,形成了在脏腑辨证中首重脾胃的诊疗体系。他与李聪甫合著了《(医贯》等中医书籍,在临床中强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649.html

宁夏挖掘整理五部回医文献_民族中医回医_【中医宝典】

...开发,挖掘回族医药研究的潜力,大力发展回族医药”。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回族医药专家学者的辛勤努力下,回族医药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宁夏中医学会成立了回族医药研究专业委员会、自治区中医医院成立了回族医药研究所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80.html

方舟子:我反中医不等于反中国传统文化_【中医宝典】

...在中国大陆长大的人一样,我小时候也是看过中医、喝过中药的。我很清楚地记得我最后一次看中医的情形。那大概是我上高一的时候,不知为何发起了高烧。我那时候因为喜欢上了生物、医学,看了一些有关的科普书籍,知道中医所说完全没有生理解剖基础,毫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10.html

中医眼科学发展简史_《中医眼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上升为理论,载人医药书籍,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不过,中医眼科尚无比较系统的理论,也无收载和论述眼病的专书。所以说,当时的眼科尚处于萌芽时期。二、奠基时期(隋朝一唐朝)隋唐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中医学发展很快,成绩显著,眼科学也迅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kexue/82-1-2.html

中医政策和中医工作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中医政策的基本精神中医政策是我国卫生工作中一项重要方针政策。它的核心内容是继承与发展传统医药,其目的是发展医药科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中医政策是以毛泽东关于中医药的一系列指示和论述为指导,经过几十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9.htm

汇讲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汇集个人单篇着作加以刻即的书籍。如清.唐大烈的《吴医汇讲》,搜集当时医生的单篇着作,随得随印,共十一卷,这实际上是我国早的医学杂志。...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828.htm

食物性能与药物性能的异同_《中医饮食营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食物的“性”食物“气”或“性”与药性“四气”或“四性”说相一致。古人按寒、凉、(平)温、热基本上把食物分为三大类气质或性质。历代中医食疗书籍所载的食性很多,如大热、热、大温、温、微温、平、凉、微寒、大寒等,只是表明食物性能方面的差异程度,...

http://qihuangzhishu.com/484/18.htm

骨伤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骨伤学的发展,受近代西方医学传入的影响,除在其原有体系中不断进步,产生一批著名医家与医著外,同时开始吸收西方医学长处,融于传统骨伤科医学体系之中。临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传统中医骨伤科的进步近代中医骨伤科理论的发展,以唐宗海倡导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67.htm

中药的品种_《中药基本理论知识》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自古以来,中医就非常注意不断地从邻国及边境少数民族中汲取宝贵的医药经验。古代本草中凡冠有“番”、“胡”字样的药物,多是从当时的国外传来的。从唐代开始,由于外来的药物大大增加,更出现了专门论述外来药物的本草书籍,如郑虔的《胡本草》、李珣的《海药...

http://qihuangzhishu.com/263/2.htm

共找到387,9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