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病名的诊断及辨证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不过可以用原有的分主脏腑法进行有计划的研究,同时亦可以从古代遍诊法上通过经络的诊察来寻找定位方法等,如果工作做得合理亦是会有成效的。当然其结果应当是丰富发展中医,不应当改造成西医。 在结合现代化验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方面的问题上,亦应对其取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7.html

统属诊法候病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老人为宜,少壮为忌。左寸逢弱,盗汗心悸。右寸逢弱,身疼短气。左关弱兮筋痿,右关弱兮停食。左尺逢弱,骨髓浮频。右尺逢弱,临晚热至。(汪氏诊法)□左寸前候乎心,心司血脉汗舌。其诊浮滑,头痛眩运多痰。浮滑而洪,女子怀孕可决。浮短浮洪,浮弦细急...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8-16.html

多梦的诊断_如何鉴别多梦_查症状_【疾病大全】

...脉沉缓或沉细:按脉搏是中医诊断学“四诊”中的切诊。切诊分脉诊和按诊,脉诊,后世则以寸口诊法为主,并从脉的位、数、形、势、分为二十八脉,以察知身体内部的病变。症见胸膺闷痛或左胸痛,时作时止,心慌气短,失眠多梦,肢倦乏力,或食少难化,或食后倒饱...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DuoMeng337552.htm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诊、八纲、辨证、疾病诊断、症状鉴别和病案撰写等。四诊:也叫诊法,是诊察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望诊,是对患者全身或局部进行有目的观察以了解病情,测知脏腑病变。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嗅气味以辨别患者内在的病情,问诊...

http://qihuangzhishu.com/92/6.htm

冷冻疗法治中风效果佳_神经内科中风_【中医宝典】

...辩证中医四诊中医诊断中医诊法中医临床内科外科男科男性保健妇科中医美容 ...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7425.html

时异与生活条件对脉搏的影响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时异与脉象。时异指在一日之中人体早晚之闻顺应之而所发生的一些正常生理变化。中医把人傩与外在气候的变化视为一个统一整体,这是中医特色之一。 人体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从大的方而讲,要适应一年四季春湿夏热秋凛冬寒的变化,脉象也因之而变化,小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2.html

尺肤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候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胫足中事也”(《素问·脉要精微论》)。《内经》对诊尺肤予以很高评价,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即言善于诊尺肤者可以不必诊脉,说明前人的经验认为尺肤诊法有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06.htm

腹诊诊脉的部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系指腹部之诊法而言,而胸背腰等处亦当包括在内。分述如下: 1、胸部:胸部可分为胸、胁肋、虚里(心尖搏动处)、缺盆等数处,可察知心肺之疾患。 2、腹部:腹部为自鸠尾(剑突)下至脐下,及脐左、脐右之统称。自心下至脐可分为上、中下三脘,总称胃腕。...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0.html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晨练原因和预防措施_神经内科中风_【中医宝典】

...急诊医学》心疟二方_《本草乘雅半偈》心悗_《中医词典》心排血量的调节_《急诊医学》中医宝典 内科 神经内科相关分类风湿免疫肝病呼吸精神病内分泌代谢神经内科肾病糖尿病消化心血管血液 内科相关分类中医辩证中医四诊中医诊断中医诊法中医临床内科外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7391.html

脉先兆——脉相学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相为人体重要全息收发站,但脉相非应独取寸口一处。事实上,寸口脉相虽然方便,但距相应内脏甚远,因此不如距脏腑较近的九候脉相反映性更为灵敏和直接……第一节 脉先兆的理论基础中医脉诊起源甚早,远在二千多年前先秦时期,脉学就已开始发展,《黄帝...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6-15.html

共找到368,3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