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作建(1796-1870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和斋。福建福州人。世代业医,祖世存、父德盘,皆精内科,名噪一时。幼承家传,行医数十年,医术日精。治学推崇张仲景,谓六经分证是《伤寒论》之要义,其扶助阳气旨在平衡阴阳,强调习者应其理法而不为经方所囿。又谓温病学说可补仲景伤寒...

http://qihuangzhishu.com/191/914.htm

杨士瀛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并有歌括附于每条之前,便于记诵。《仁斋直指方论》则以明白浅显、寻踪以示的内容,专述内科杂病辨证施方,除录自诸家之说以外,尚有其本人长期临床实践之经验。此外,尚有对脉方面的论述,已不存。前三书合称《杨仁斋著作三种》,有刊本行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007.htm

《珍本医书集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裘庆元辑。刊于1936年。裘氏从众多的祖国医学文献中,选取较实用的精本、孤本、抄本、未刊稿等九十种分门汇聚而成此书。计医经类五种、本草类五种、脉类三种、伤寒类四种、通治类八种、内科类十二种、外科类三种、妇科类四种、儿科类二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98.htm

《珍本医书集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裘庆元辑。刊于1936年。裘氏从众多的祖国医学文献中,选取较实用的精本、孤本、抄本、未刊稿等九十种分门汇聚而成此书。计医经类五种、本草类五种、脉类三种、伤寒类四种、通治类八种、内科类十二种、外科类三种、妇科类四种、儿科类二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90.htm

《名医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十二卷。明·江瓘编辑,其子应宿增补。成书于1552年。后经清乾隆年间魏之琇等重校,即今流通本。全书集录明嘉靖以前历代名医治案,按病证分类编纂。分205门,包括外感伤寒温病及其他内科杂病、外、妇、儿科等多种病证,病案记录较详,辨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16.htm

《丁甘仁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书名。八卷。丁甘仁撰。刊于1927年。卷一-六为内科杂病、时病;卷七妇科;卷八外科。分列伤寒、霍乱、调经、脑疽等多种病证,收载病案约400例。丁氏验俱丰,故其疗病每能治得其本,又能兼采各家之长,灵活机变。治外感病能融会伤寒与温病的辨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25.htm

紫绀!_【中医宝典】

...食物中毒等。科室选择: 急性全身性紫绀,伴有多吃盐腌不久的咸菜、硫化物、硫胺类、亚硝酸类药物,出现中毒症状——急诊内科; 多次反复发作的紫绀——首诊心血管内科或心血管外科; 慢性紫绀,伴呼吸道症状——首诊呼吸内科。临床检查:1.血尿便常规;2....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6304.html

张琪_【中医宝典】

...历任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顾问,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黑龙江中医药》杂志主编。先后着有《脉刍议》、《张琪临床经验荟要》、《临床经验集》、《张琪临床经验辑要》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619.html

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则发生疾病。内科疾病发生与否以及发生的形式等,取决于正气与邪气盛衰以及邪正相互作用的结果。即正能胜邪,病邪难以侵人,机体的阴阳平衡得以保持,则不发病,若病一般也很轻浅,易于康复,此即《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谓“正气存内,邪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1-3.html

建立禁忌 开启一扇窗 —— 王辉武先生《实用中医禁忌》读后感_【中医宝典】

...□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最近读了王辉武教授主编的《实用中医禁忌》,深受启发,感慨良多。 细想起来,我们每一个都生活在大量的禁忌之中,适合自己做的事情有限,而需要禁忌的东西却比比皆是。比如走在大街上,可以行走的道路无论多么宽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690.html

共找到38,4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