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节读解

...孟子这一段话,历来的儒学家们都没有读懂。寻求,有心中想寻求和用实际行动去寻求两种方式,想寻求,本身是对的,不想寻求,那就错了。只有“我”心中想寻求,才会有实际行动的去寻求。如果“我”心中根本不去想寻求,那么就不可能有实际行动。想寻求而且...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418.html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读解

...自周文王以来,就逐渐形成一种选贤任能的社会行为规范,而不再完全是贵族世袭了。这样一种选贤任能的社会行为规范,使很多普通人走上统治阶层,但是,孟子认为,真正要治理好一个国家,统治者必须经过一定的磨难,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才能懂得...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413.html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读解

...景春崇拜公孙衍和张仪,认为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行为乃是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威风凛凛、威震八方,叱吒风云,着实让人羡慕不已。这种人生价值取向一直到现在还普遍存在,但这是否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的呢?孟子进行了反驳。公孙衍...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63.html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墨家学派的信奉者夷之想通过孟子的学生徐辟求见孟子孟子说:“我是很愿意见他的,但我现在正病着,等我病好了我去见他,夷子就不用来了。” 过了几天,夷子又提出想见孟子孟子说:“我今天可以见他,不公正地对他,则道理就会不显明;我且公正地...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005.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四节解析

... 其实,这也就是曾子所说的:“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有了这种认识,当然也就能“说大人,则藐之”了。 更何况还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30.html

告子章句上·第五节·孟子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 “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孟子曰:“敬叔父乎?...

http://wenxue360.com/guji/1271.html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一节读解

...本章从人的行为方式进而探讨到人的内心世界——即性善性恶、性不善不恶的问题。即性善的人能够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而性恶的人将选择不到最佳行为方式。告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生平事迹不详。他曾与墨子辩论政治问题,与孟子辩论人性问题。《墨子·...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379.html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商纣,有这些事吗?” 孟子回答道:“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 宣王问:“臣子杀他的君主,可以吗?” 孟子说:“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残、贼这样的人叫独夫。我只听说杀了独夫纣罢了,没听说臣杀...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968.html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五节译文

...公都子问:“同样是人,有些人被称为大人,有些人被称为小人,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从其考虑大事的,就称为大人;从其考虑小事的,就称为是小人。” 公都子说:“同样是人,或者是从事大事,或者是从事小事,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人的耳朵...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28.html

梁惠王章句下·第八节·孟子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http://wenxue360.com/guji/1141.html

共找到8,18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