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医署”—世界最早的医学校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我国第一座由国家举办的正式医学专科学校是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在长安建立的唐"太医署"。 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奏准创建医学教育机构教授学生,同时还设立了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医官。到了公元6世纪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45.html

医学争鸣与学术流派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说他是“攻邪”(或“攻下”)派,“金元四家”之一。 四、李杲的脾胃内伤 李杲师从张元素,深受元素医学思想的影响,结合自己多年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创立了以“脾胃论”、“内伤”为主的理论学说,成为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医家之一,对金元医学的繁荣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42.html

古今名医暑证汇_《增订叶评伤暑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千金方》三十卷。朱肱 号无求子,宋吴兴人。深于伤寒,着《活人书》,道君朝诣阙投进,授奉议郎医学博士,其中暑一二款,见节庵内,不另载。刘完素 字守真,金河间人。少聪敏博学,忽遇异人,以酒饮之大醉,及寤,洞达医术,撰《运气要旨》、《精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engdingyepingshangshuquanshu/778-8-0.html

中医是典型的问题医学_【中医宝典】

...近两日,本报关于中西医之争的话题分别采访了方舟子先生和南京大学历史系李良玉教授,请他们表达对中医的看法。昨天,本报记者就有关问题,与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中国中医废医的倡导者张功耀先生进行了对话。 江南时报:对于中医,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04.html

隋唐五代医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儒、道、释的时代烙印。佛经中若干医学思想和医疗经验,道家的养生学说等曾为隋唐医家广泛吸取。关于佛家的因果报应和道家的长生不老等唯心思想,柳宗元所作《天对》、《天说》、《封建》等,指出天地、阴阳都是自然物,否定因果报应,反对韩愈无能行使赏罚...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00.html

《伤寒杂病》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合十六卷”。此书撰成未久,即遭战乱而散佚,后经太医令玉叔和重新整理编次,得以流传。林亿等《伤寒论·序》说:“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晋·皇甫谧认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02.htm

张声驰序_《医原》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得吾郡徐明经所着《医学举要》一书,六经则条分缕析,时邪杂症则语简旨赅,治法悉合乎机宜,方不流于偏僻,其医案数则,精思所到,仿佛古人,虽不逮石氏之精博,而其平时之精阐《素》、《灵》,推原仲景,已可略见一斑。总之石氏之书其原也,徐氏之书其...

http://qihuangzhishu.com/713/5.htm

回族医学理论体系_民族中医回医_【中医宝典】

...根据研究,回回医学是以人天浑同与有机整体思想为主导;以元气一无与阴阳七行学说为基础;以动态和谐与过程的观念,探索人的生命活动中身体和心性健康的整体规律,及其与疾病失序的关系;以辨质为主。结合辨证、 辨病、辨经,论证养生、预防、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63.html

清代前中期医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撰《本草谕》、《君臣佐使》、《药有真伪》、《药》,刊于卷首;另著有《痘疹全书》、《医学口诀》两书,今未见。文学著作有《南吴旧话录》、《鹇亭集》等。六、尤怡尤怡(?~1749),字在泾(一作在京),又字饮鹤,号拙吾,又号饲鹤山人,长洲...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12.html

《疟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疟疾专着。三卷(或作一卷)。清·韩善征撰。韩氏疟,上本《内经》、《难经》、《伤寒杂病》,下参清代温热病诸学派,中采历代医家治疟论述。对疟疾脉、因、症、治等多方面内容予以充分论述。末附古今疟疾医案和治疗方剂。现存清刻本、和《中国医学大成...

http://qihuangzhishu.com/192/27.htm

共找到100,3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