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难_《难经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六难曰:脉有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何谓也?然: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阴阳虚实之意也。阴位于里,其脉沉,阳位于表,其脉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nanjingxuanjie/1292-5-6.html

淡白舌白腻干苔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淡白舌白腻干苔主病:阳虚气津不布;中焦湿滞津伤。 舌苔 淡白舌白腻干苔 形象 舌质淡白,略显瘦薄。苔白腻而干,满布舌面。 主病 阳虚气津不布;中焦湿滞津伤。 病例 湿阻中焦,津不上承。...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679.html

寒湿痢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寒湿痢因脾胃阳虚,湿浊内阻所致。 【寒湿痢】 痢疾证候类型之一,因脾胃阳虚,湿浊内阻所致。有下痢白色稀脓或如鱼脑、脘腹痞胀、腹痛绵绵而后坠、无热、神疲、不渴、纳呆、小便清白或微黄、舌淡、脉缓或迟等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512.html

少阴病_辨证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六经病之一。主要症状有精神不振,嗜睡(似睡非睡),脉微细。是因心肾两伤,阴阳气血俱虚所致。临床上以阳虚为多见,故有恶寒肢厥,下利等症的出现,属阳虚里寒证。若肾阴受伤较甚,则可见心烦失眠的虚热证。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aoyinbing-66.html

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_中医辩证脏腑辩证_【中医宝典】

...损伤心阳,阳虚不运,气机郁滞,心脉痹阻,故心痛;阳气不能温煦肢体故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滑,为阳虚寒盛之象;阳虚无力推动血行,脉道失充,故脉微细或结代。心阳暴脱不附阴,宗气泄,故呼吸微弱,阳气衰亡不能固表则冷汗淋漓,不能温煦肢体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61.html

中医吃时令水果须小心_【中医宝典】

...体质“犯冲”,如雪梨、西瓜等性寒湿的水果,此时就不适合痰湿质、阳虚质或者淤血质的人食用。 门诊患者以疲倦受寒湿者居多 “广东人一提‘湿’往往认为就是湿热,其实每年四五月间的湿气是以寒湿为主,阳气并未完全上升。现在开始‘清热利湿’,只会适得其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316.html

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_【中医宝典】

...损伤心阳,阳虚不运,气机郁滞,心脉痹阻,故心痛;阳气不能温煦肢体故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滑,为阳虚寒盛之象;阳虚无力推动血行,脉道失充,故脉微细或结代。心阳暴脱不附阴,宗气泄,故呼吸微弱,阳气衰亡不能固表则冷汗淋漓,不能温煦肢体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07.html

自汗_《金匮钩玄》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属气虚、湿热、阳虚。)东垣有法有方人参、黄 少佐桂枝。阳虚,附子亦可用。扑法∶牡蛎、麸皮、 本、糯米、防风、白芷、麻黄根为末,周身扑之。火气上蒸,胃中之湿,亦能作汗。凉膈散主之。痰证亦有汗者。...

http://qihuangzhishu.com/882/41.htm

血虚的诊断_如何鉴别血虚_查症状_【疾病大全】

...什么是阳虚?什么是血虚?什么是气虚?这对中医专业人士来说不是很那辨别的问题。但对多数患者来说却很茫然。著名学者聂文涛先生总结四句科普:“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这四句话虽然不能涵盖辩证的全部,确实很多人理解了不同的虚症。...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XueXu340116.htm

阳不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①即阳虚。多指气虚或命门火衰。症见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神瘦倦怠,气短懒言,大便溏泄,小便清长等。②脉学名。指一种脉象。指阳虚表气不固的微弱脉。《注解伤寒论·辨脉法》:“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187.htm

共找到9,0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