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曰∶肺通窍于鼻,故痘初热喷嚏者,是火邪上干于肺,外应于鼻,火灼之而痒则嚏也。鼻干黑燥者,火刑于金,金体本燥,得愈甚也。鼻衄者,阳明热极,血得热而妄行,上溢于脑,故衄出于鼻也。鼻流清涕者,疹也。盖疹发于心,心肺相连,以火的金,热极反...
...(会意。从自,从畀( bì),“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 [nose] 鼻,主臭者也。——《说文》...
...阴黄,黄疸及暴急黄。【用法用量】纳豆许于鼻中。少时黄水出,愈。【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二▼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惠》卷八十七:吹鼻散【处方】虾蟆灰1分,甘草末1分,地榆末1分,麝香半钱,蜗牛壳1分,青黛1钱,人粪灰1钱,蚺蛇胆半分,...
...慢性单纯性鼻炎,多属肺脾气虚,邪滞鼻窍,当以健脾补气,散邪通窍为其总的治则。 以肺气虚为主者,症见咳嗽痰稀、气短、面色(白光)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浮无力。宜补肺益气,祛风通窍。方用温肺止流丹加味:细辛3克、荆芥10克、人参15克、...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flow] 观其流泉。——《诗·大雅·公刘》 顄淡滂流。——《文选·马融·长笛赋》 血流殷地。——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黄河流水。——《乐府诗集·林兰诗》 碧水东流自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生于两睥之外,或流脓,或流稠臭水,胀痛则流出,不胀则略止。其害目迟于各漏,久而失治则睥坏气泄,膏水耗损。目亦坏矣。”先与人参漏芦散,后用千金托里散加葱白治之。...
...则喜热恶寒.故略感冒而亦发.又有不待外感.时常鼻塞干燥者.乃肺有痰火也.(入门)鼻涕外候鼻乃清气出入之道.塞则气壅热郁.清浊混乱.为鼽为渊.鼽者鼻流清涕.热微.渊者鼻流清涕.热重.间有属寒者.必涕清不臭.但觉腥秽.宜辛温填补.禁用凉剂.但...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更头风并眼痛,上星一穴刺无偏。上星∶在发际一寸半,取穴以手掌后横纹按鼻尖,中指头尽处是穴。直针三分,灸七壮。鼻渊则补,不闻香臭则泻。应太渊穴,见后痰嗽歌。...
...《内经》谓“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者,鼻通脑之径路也。辛,则中觉刺戟也。鼻渊者,鼻流浊涕如渊之不竭也。盖病名鼻渊,而其病灶实在于,因中粘膜生炎,有似腐烂,而病及于脑也。其病标在上,其病本则在于下,故《内经》谓系胆之移热。 而愚临证品验以来...
...偏方一:蜜炙黄芪20克,鸡血藤10克,白芷10克,薄荷10克(后下),白术10克,薏苡仁3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7剂为1疗程,服用1~4疗程。 本方适用于急慢性副鼻窦炎表现为前额闷痛,消瘦,精神欠佳,食纳不佳,鼻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