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哩,好像圣人也并不以为可恶。 还有现存的最通行的《文选》〔6〕,听说如果青年作家要丰富语汇,或描写建筑,是总得看它的,但我们倘一调查里面的作家,却至少有一半不得好死,当然,就因为心不好。经昭明太子一挑选,固然好像变成语汇祖师了,但在那时,...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语丝》第四卷第三期。 〔2〕岂明即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语丝》的编者和主要撰稿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堕落为汉奸。 〔3〕叛徒首领指鲁迅。一九二五年九月四日《莽原》周刊第二十...
...托尔斯泰(《现代》九月号)。还有一位希隽〔3〕先生,却以为“在这资本主义的社会里头,……作家无形中也就成为商贾了。……为了获利较多的报酬起见,便也不得不采用‘粗制滥造’的方法,再没有人殚精竭虑用苦工夫去认真创作了。”(《社会月报》九月号) 着眼...
...一九三四年五月一日《申报·自由谈》。 〔2〕“朋友,以义合者也”语出《论语·乡党》宋代朱熹注:“朋友以义合。” ...
...金字招牌就好了。 八月十三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十五日《申报·自由谈》。 〔2〕朱湘(1904—1933)安徽太湖人,诗人。曾任安徽大学英文文学系主任。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五日,因生活窘困投江自尽。著有诗集《草莽集》、《...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一月十四日《语丝》周刊第四卷第五期。 〔2〕指梁实秋。他在一九二六年十月二十七、二十八日《晨报副刊》发表的《文学批评辩》一文中说:“物质的状态是变动的,人生的态度是歧异的;但人性的质素是普遍的,文学的品味是...
...卷第六期(一九三四年十月一日)“现代美国文学专号”。 黑诗人,指美国黑人作家休士(L.Hughes 1902—1967)。 〔9〕 《鲁迅翁之笛》 刊于《十日谈》第八期(一九三三年十月二十日),署名静(陈静生)。画中为鲁迅吹笛,群鼠随行。...
...因为所指的是一群,所以被触着的当然也不会少,即使不是整个,也是那里的一肢一节,即使并不永远属于那一队,但有时是属于那一队的。现在施先生自说了劝过青年去读《庄子》与《文选》,“为文学修养之助”,就自然和我所指摘的有点相关,但以为这文为他而作,...
...关于《苦闷的象征》〔1〕 王铸〔2〕先生: 我很感谢你远道而至的信。 我看见厨川氏〔3〕关于文学的著作的时候,已在地震〔4〕之后,《苦闷的象征》是第一部,以前竟没有留心他。那书的末尾有他的学生山本修二氏〔5〕的短跋,我翻译时,就取跋文的话...
...了他自己的不诚恳,或学识的不够了。然而如果没有旁人来指明真相呢,这作家就从此被捧杀,不知道要多少年后才翻身。 十一月十九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华日报·动向》。 〔2〕当时刘大杰标点、林语堂校阅的《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