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建中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金匮要略》黄耆建中汤 《肘后方》黄耆建中汤 《金匮》黄耆建中汤 《证治要诀类方》黄耆建中汤 《伤寒全生集》黄耆建中汤 《百一》黄耆建中汤 《医方考》黄耆建中汤 《痘疹心法》黄耆建中汤 《嵩崖尊生》黄耆建中汤 《痘学真传》黄耆建中汤...

http://zhongyaofangji.com/h/huangqijianzhongtang.html

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未散三也,饮食未进也,经脉未盛五也,络脉调匀六也,气血未乱七也。夫此七者,焉得皆谓之?总之一平旦诊法耳。后世遂尔谬传,竟致失其本原,是真可以勿听矣。)...

http://qihuangzhishu.com/481/58.htm

五脏动数止脉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心部脉∶一动心,二动脾,三动肺,动肾,五动肝。肝部脉∶一动肝,二动心,三动脾,动肺,五动肾。肾部脉∶一动肾,二动肝,三动心,动脾,五动肺。肺部脉∶一动肺,二动肾,三动肝,动心,五动脾。脾部脉∶一动脾,二动肺,三动肾,动...

http://qihuangzhishu.com/342/1242.htm

周仲瑛_合参之 问诊 切诊--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周仲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问 问诊是中最须下功夫的一环,也是初涉临床时的基本功。张景岳创“十问歌”,提出问诊的要领颇具规范性,但临证不可刻板对待。应有目的地重点探问,围绕患者主诉,突出的主要症状、体征,深入查询其特点,及可能发生的兼...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2.html

三根手指辨健康——中医脉的奥秘_【中医宝典】

...,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运行都始于肺而止于肺,因此,寸口脉能够反映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病变。 另一方面,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与脾同属太阴,与脾气相通,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脏腑气血的盛衰都可以反映于寸口。 结 语 脉作为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89.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系之一。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是指诊察病人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呻吟、肠鸣等声音变化。嗅气味是指嗅病人身体发出的各种气味及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闻有助于判断寒热虚实和病变部位。...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19.htm

序_《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名扬四海。有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之心。惟以活人为念。尝着证治要诀类方二册。藏之箧笥。甚为秘惜。惟灵隐住持永乐寺僧缵西绪者。极与为方外契交。间尝获睹。爱而录之珍藏什袭。正统辛酉。监察御史陈君嶷。巡按浙江。至宁波之慈溪。道经永乐寺。西绪以御史之先...

http://qihuangzhishu.com/721/2.htm

总论_《古今名医汇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源,不可不知也。嗣是乃有相去之三,则于其病情而知之。一法为对待,如浮沉对待,缓急、大小、滑涩各对待,皆两不相侔,判然可识者也。一法为微甚,从对待而推之,或甚浮微浮、甚沉微沉之过不及,以从容而知之也。一法为悬绝,如太过、三倍、倍、不及之迥...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mingyihuicui/631-6-14.html

有十度有阴阳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素问方盛衰论)有十度,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诊法虽有十度,而总不外乎阴阳也。十度,谓脉脏肉筋俞,是为五度,左右相同,各有其二,二五为十也。脉度者,如经脉、脉度等篇是也。脏度,如本藏、肠胃、平人绝谷等篇是也。肉度,如卫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0-7.html

扁鹊诸反逆死脉要诀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知之耶。设病者闭目不欲见人,脉当得肝脉,弦急而长。若反得肺脉浮短而涩者死。 病若开目而渴,心下牢者,脉当得紧实而数,反得沉滑而微者死。 病吐血鼽衄者,脉当得沉细,而反得浮大牢者死。 病若谵言妄语,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反得手足逆,脉反沉...

http://qihuangzhishu.com/221/1748.htm

共找到159,2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