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性温,味甘、辛。无毒。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乃二经行经之药,太阳经本经药。《象》云∶治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之仙药也。误服,泻人上焦元气。去芦并钗股用。《珍》云∶身,去身半以上风邪;梢,去身半以下风邪。《心》云∶...
...气微温,味苦、辛,阴中微阳。手阳明经药。《象》云∶主寒热邪气,风湿痹,下水,利小便。治黄病骨蒸。治口禁及肠风泻血。去芦用。《珍》云∶去手阳明经下牙痛,口疮毒,去本经风湿。《本草》云∶菖蒲为之使。...
...针灸著作。一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本书系将《灵枢·经脉》十二经循行与主病部分以及奇经八脉的循行与主病编成的七言歌诀,以便初学诵读。本书多与汪昂《汤头歌诀》合刊,现有清刻本等。...
...针灸著作。一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本书系将《灵枢·经脉》十二经循行与主病部分以及奇经八脉的循行与主病编成的七言歌诀,以便初学诵读。本书多与汪昂《汤头歌诀》合刊,现有清刻本等。...
...至于奇经八脉,又为十二经之约束。若脏气安和,经脉调畅,八脉不形;即经络受邪,不致满溢奇经。惟是正经邪溢,转入于奇。故内经有言∶冲则直上直下(弦长)而中央牢(坚实),病苦逆气里急(属寒实)。督则直上直下(弦长)而中央浮(中央同尺寸浮起,非...
...《昌珠本草》又名《药物学广论》或《无垢晶串》,藏名《协称》或《资玫协称》,是著名藏药学家帝玛尔· 丹增彭者所著。 《昌珠本草》分上、下两部。上部为歌诀之部,以偈颂体写成,对每种药的功效进行概括论述;下部为解释之部,以叙述文写成,分别对每种...
...燥也。《别录》疗恍惚及历节腰中重痛,即《本经》主惊悸除风湿也。《经疏》以为除风湿痹之功非润药所能,当是叶之能事,岂知其质虽润,而性却燥,未有香药之性不燥者也。好古以为肝经气分药。时珍言,养心气,润肾燥,安魂定魄,益智宁神,即《本经》之安五脏...
...(一)注本草者,当先注病证。不然,病之未明,药于何有?从前作者罕明斯义,第云某药入某经治某病而已。浅术视之,盖茫如也。唯李氏《纲目》裒集诸家,附着论说,间及病源;《经疏》因之释药而兼释病,补前人之未备,作后学之指南。兹集祖述二书,更加增订...
...咸平小毒。烧赤捣细如面,以清酒淘过用。白者入气分,紫者入血分,花者兼入血气。《本经》主目翳五癃利水道,鬼疰虫毒,腹痛下血。发明 贝生南海,云南极多,土人用为钱货交易。因其味咸软坚,故《本经》专主目翳,其治五癃等病,取咸润走血之力。《千金》...
...作者:姚澜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原叙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 通行经络 (补)人参 高丽参 黄精 大枣 面 鹿肉 羊肉 鳝鱼 淡菜 人乳 人气 紫河车 (和)甘草 香附 连翘 合欢皮 芜荑 海桐皮 乳香 没药 竹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