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彭更问:“后面跟随着数十辆车,又跟随着几百人,在客馆里吃遍了诸侯各国,不以为过分吗?” 孟子说:“如果不想走一条道路,即使一碗饭也不接受;如果同走一条道路,那舜接受尧的天下,也不以为过分,你以为过分吗?” 彭更说:“不,但读书人不...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020.html

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读解

...万章的问题很尖锐,他实际上是针对老师孟子的言行而言的,只不过是没有直接说出而已。战国和春秋一样,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趋势是通过兼并战争而逐步走向统一。春秋时全国共有一百多国,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只剩下十几国。有秦、楚、韩、赵、...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372.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四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孟子离开齐国,住在休地。公孙丑问他:“做官而不接受俸禄,是古时候的道理吗?” 孟子说:“不是,在崇地的时候我见到齐王,退下来我就有离开的想法,我不想改变这种想法,所以就不接受俸禄。后来发生了战争,不能够申请离开。长期留在齐国,不是我...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000.html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读解

...赏、选士、办公的地方。亦有可能是准备天子东巡狩朝见诸侯用的。也就是说,拥有了明堂,似乎也就有了做天子的满足感、快乐感。然而孟子认为,如果拥有了明堂,就应该施行王道,否则就不应该拥有。所以孟子给齐宣王讲述了周文王的故事,说明周文王施行王政,...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10.html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读解

...一时,但不久即走向衰亡。小国有周、宋、卫、中山、鲁、滕、邹、费等,后来都先后被七国所吞并。与七雄相毗邻的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北面和西北有林胡、楼烦、东胡、匈奴、仪渠,南面有巴蜀和闽、越,至秦统一,已多与汉民族融合。 孟子即在此时接受了孔子“仁、...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00.html

朱子語類卷第五十一 孟子一_《朱子语类》

...題辭 陳丈言:「孟子,趙岐所記者,卻做得好。」曰:「做得絮氣 悶人。東漢文章皆如此。」卓。 解書 難得分曉 。趙岐孟子,拙而不明;王弼周易,巧而不明。 梁惠王上 孟子見梁惠王章 希真說孟子對 梁惠王以仁義章。曰:「凡事不可先有箇利心,才說...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494.html

卷五 滕文公章句上_《孟子集注》

...凡五章。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世子,太子也。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道,言也。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也,浑然至善,未尝有恶。人与尧舜初无少异,但众人汨于私欲而失之,尧舜则无私欲之蔽,而能充其性尔。故孟子与世子言,每道性善...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841.html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周霄问孟子:“古时候的君子也出来做官吗?” 孟子说:“做。《传》上说:‘孔子如果三个月没有见到君子,就会徘徊迟疑,如果要离开此地,必然要施行验证。’所以古时候的人三个月没有见到君子,就会有人去慰问。” 周霄说:“三个月没有见到君子就...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019.html

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读解

...本篇仍是对最佳行为方式的讨论,孟子举了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这四个人为人处世的例子,就是想要说明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道路和行为方式。伯夷的行为方式对不对呢?孟子虽然没有批评他,但实际上却不赞成他;而伊尹呢?却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上天生育...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369.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八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沈同以私人的身份问孟子:“燕国可以攻伐吗?” 孟子说:“可以!燕王子哙不应该把燕国轻率地交给别人,相国子之也不应该从子哙手中接受燕国。比方说,有这样一个人,你很喜欢他,便不向国君奏准而自作主张地把你的俸禄官位转让给他;而他呢,也没有...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994.html

共找到8,18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