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事制度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明代医学归属礼部,其组织机构和职官设置,大体沿袭宋元旧制而有所损益,各个时期医事制度也有所变化。 一、中央的医药机构 (一)太医院的设置 朱元璋自称吴王之初(1364),即仿元制设置全国性的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医学提举司。司设有:提举、...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3.html

临床各科成就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春秋战国时期承周制,医学已有疾(内科医生)、疡(外伤科医生)、食(营养医生)和兽医之分是肯定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曾为带下、小儿、耳目痹(五官科),说明从周过渡到春秋战国时期,医学渐趋专科化倾向。一、内科疾病 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39.html

中医人才培养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研究往往不给经费或给少量经费。如2004年科技部为解决艾滋病问题拨出5000万元科研经费,卫生部给西医4500万元,只给500万,科技部几经努力,才又给中医药增拨300万元,也只占全部经费的16%。 从科研方法论看,丢掉了中医药理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5.html

送戴原礼还浦阳序_《脉确》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于是内经之学大明.刘之学.朱先生得之最深.大江以南.之道本于内经.实自先生发之.原礼乃其高弟弟子.其传授有要.故察证无不.服其剂者.沉 豁然如洗.昔司马迁作仓公传.载其应诏所对.自齐御史成至公乘项处.凡二十有三.书治病之状甚具.予仿此...

http://qihuangzhishu.com/278/41.htm

例论_《笔花镜》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说法别无精意.不过愿人人稍知医理.不为庸医所误.以延寿命.且乡僻间不及延医者.亦可对症自.取其便耳.至医家读书少而阅历浅者.得此亦有头绪.稍知把握.便可活人.医家首在立品.古人云.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人之性命在我掌握.专心...

http://qihuangzhishu.com/840/4.htm

医学史的概念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史的全方位研究,医学史研究的不断深化与泛化,把史工作者的目光带到中国医学史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以及与周边学科、社会人文与自然诸方面的关系上来。也正是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医学史研究的要求将更高,人们已不喜欢仅仅是点、线、...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40.html

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善本医学丛书影印本为最好版本。我国常见版本为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据肖延平兰陵堂本影印本。 《太素》是分类注释、校勘《黄帝内经》的早期著作。书中所引《内经》原文,在现存医书最接近古貌,并保存了许多古典籍佚文,可用来校今之《素问》、《灵枢...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45.html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扩大,成为金元医学创新理论兴起的重要开端,从文书所论看,对火热病过分强调,虽为纠弊,但亦有偏颇,后人有所批评。 三、《儒门事亲》 《儒门事亲》,张从正撰,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又有十四卷本(《古今统正脉全书》辑本)。书前三卷为张从正...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36.html

经外奇穴_《手穴手纹诊治》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手部的经外奇穴较多,这是由于手部分布的经脉流注点聚集和治疗方便所决定的。手部的经外奇穴散见于历代各类。本书收录了51个。这些穴位,有定名,有定位,在临床应用用之有效。有的穴位,虽居正经之外,但与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小儿推拿,...

http://qihuangzhishu.com/136/34.htm

医圣张仲景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 他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0.html

共找到329,6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