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经病,头痛,发热,项脊强,身体痛,鼻鸣,干呕,恶风,自汗,脉浮缓者,名曰中风。宜解肌,桂枝汤主之。若前证悉具,恶寒,无汗,脉浮紧,或喘嗽者,名曰伤寒。宜发表,麻黄汤主之。桂枝汤方桂枝(去皮,─钱五分) 芍药(─钱五分) 甘草(炙,─钱...
...□ 倪青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临证必读歌诀》含医方分册和针灸分册。医方分册由“医学源流三字经”、“诊病常用诀”、“汤头要诀”和“方家宜识”等4部分组成。针灸分册由“针道源流三字诀”、“经络”、“穴位”、“针刺法”、“诊病常用诀”和...
...不与营相属.其 悍之气.随空隙而外出.则为汗矣.故有汗者.卫气遇毛孔而出者也.寒邪中深.则涉卫中营.二气俱受病.无一强一弱之证.寒邪营卫相结而不行.则卫气无自而出.必用药发其汗.然后邪去而营卫复通.故虽一经.有有汗无汗二证.亦有桂枝解表麻黄...
...。故治头痛药,多可祛风。 白芷:走阳明经,治前额、眉棱骨痛最佳。 羌活:走太阳经,其气味雄烈,善行人之上半身,头痛属寒湿者用之为宜。 独活:走少阴经,治头痛及齿者为宜。 细辛:主入少阴经,其性走窜刚燥,寒甚者宜用,尤善治头痛连齿者,与独活...
...作者:严则庵纂辑、裘庆元辑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总论 伤寒总诀治法 太阳经伤寒 太阳经伤风 阳明经分在经在腑 阳明经经病 阳明经腑病 少阳经主中宜和解 三阴经分传经直中 太阴经传经热症 太阴经直中寒症 少阴经传...
...后人不敢强立方论。独子和以降心火为治,玄台以补心肾立法,则以胞之络脉,属手足少阴二经故也。但产后不语,属败血之入心。中风舌喑,属痰涎之滞络。则胎前子喑,亦必有所感。更当详证参治,以补张马二公之未尽。若子喑用玉烛散,似属无理。妊娠中风宜养血以...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伤寒论》原文∶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少阴之病寒者居多,故少阴篇之方亦多用热药。此二节之文,未尝言寒,亦未尝言热。然桃花汤之药,则纯系热药无疑也...
...凡外邪挟火而动之证,列于此篇,计十七法(据舒本校补)一、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原文291【郑论】 按子丑寅,系少阴之旺时,凡病气之衰,亦于旺时即解,此亦邪不胜正之说也。【阐释】 六经都有欲解时一条,一般都在该经主气之时,得旺气而解。...
...罗x×,男,26岁。四川双流县某乡,农民。【病史】1962年4月,因风寒咳嗽,痰多,气紧,不能平卧,××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经治疗,病情好转。1963年冬季,咳嗽加剧,心累气紧,动则尤甚,致卧床不起。治疗一段时间,基本缓解。1964...
...干明僧人.病伤寒.目赤.颇渴.咽干.饮水无 .腰疼.身热.脉沉而微细.此少阴证也.恣纵不慎忌.乃饮水.遂致痞气.痞气结聚.身如被杖.数日变为阴毒矣.脉见于皮肤上.大而且虚.鼻中如烟煤.甲青.须臾发喘.是夕死.论曰.扁鹊云手足爪下青黑者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