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剂即十剂加寒剂、热剂。 【十二剂】 有两种说法:即十剂加寒剂、热剂(系宋.寇宗奭《本草衍义》提出)。即十剂加升剂、降剂(系明.缪仲淳《本草经疏》提出)。...
...十剂即: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 【十剂】 从方剂的功用分类,有十剂的名称。即: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十剂之说,近人从《千金要方》考证,认为系唐.陈藏器《本草拾遗》...
...十九畏为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 【十九畏】 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加两种药物同用,一种药物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减低其毒性或功效,甚至完全丧失功效,叫做相畏。相传有十九种药物相畏,即:硫黄畏朴硝;水银畏毗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
...食远服即离开正常进食时间较远时服药。 【食远服】 即离开正常进食时间较远时服药。治疗脾胃病的药可以食远服,泻下药也可以食远服。...
...汤液现在称为“汤剂”。 【汤液】 指清酒,语出《素问.汤液醪醴论》。汤液,现在称为“汤剂”。把药物加水煎成汤,去渣,取汁内服。汤的吸收较快,作用易于发挥,常用于新病急病。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系临床着作。...
...通剂为通利留滞之证的方剂。 【通剂】 通可去滞,如通草,防己之类。通是通利,滞是留滞之证。如产后气血壅盛,乳汁不下,宜通草、漏芦等药以通窍下乳。又加湿痹由于湿邪留滞,四肢缓弱,皮肤不仁,天阴雨时身体沉重酸痛,宜防已、威灵仙等药去留滞的湿邪...
...五代时蜀是药物图谱一类。 【五代时蜀】 韩保升说:「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又:北宋时苏颂编的《图经本草》,是药物图谱一类。...
...五类谷、肉、果、菜适合于五脏病的,称为五宜。 【五宜】 语出《灵枢.五味篇》。五类谷、肉、果、菜适合于五脏病的,称为五宜。如脾病宜食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粟、藿。肝病宜食麻、犬肉、李、韭。...
...五走及酸走筋,辛走气,咸走骨,苦走血,甘走肉。 【五走】 语出《灵枢.九针篇》。如“酸走筋,辛走气,咸走骨,苦走血,甘走肉。语出《灵枢.五味篇》。指五味所走的脏器。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骨。注:《素问.至真要大...
...一种药物能减弱另一种药物的性能,叫做相恶。 【相恶】 “七情”之一。一种药物能减弱另一种药物的性能,叫做相恶。如生姜恶黄芩,因黄芩能减弱生姜的温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