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西医汇通之探索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进行比较研究,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汇通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汇通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清初西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890年李鸿章在为《万国药方》作序时提出,“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医学岂曰小补!”他提出“合中西之说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2.html

《岭南卫生方》版本情况校注简介_【中医宝典】

...关键词:《岭南卫生方》 版本 校勘 注释 《岭南卫生方》为宋元时期研究岭南地区流行性疾病瘴疟的专著,其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岭南医学的创新性、地域性和实用性,为岭南医学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理论基础。本文是作者在整理研究该书过程有关版本考证和校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81.html

气功文化先秦著作_气功文化_【中医宝典】

...御寇撰。又称《冲虚至德真经》,全书八篇。以“至虚”、“终天”的思想家为本,其宗旨《老子》、《庄子》相同。书中很多阐述气功养生有关,为后世气功重视。 管子 为周·管仲撰。实系稷下学派论著的大汇编,全书七十六篇,内容庞杂,其中《心术》、《内业...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52.html

李学川《针灸逢源》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刺痧法等。 纵览该书,不但探寻了《灵枢》、《素问》等古典所述的医学源流,而且汇集了以往各家针灸医学学术思想的精华,考订了一些经穴的错误,总结了清代中期以前针灸医学的理论实践,对后世针灸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63.html

程颢传承影响

...苏昺等(其中三吕苏昺原为关学学者),形成了著名的洛学学派,为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建立其庞大的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 此外,二程将易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伊川易传》为义理易学诠释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程氏易传》是伊川易学的精华,它...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46.html

岭南出好药 应用靠探索—— 梅全喜主编《广东地产药材研究》读后感_【中医宝典】

...□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梅全喜教授主编的《广东地产药材研究》于2011年5月由广东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分总论和各论二个部分,总论部分介绍了广东地理生态特点及地产药材资源、广东地产药材发展历史沿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511.html

裘沛然_三、各家学说发微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治温疫的方法实胎息于孙氏。《千金方》中治外感热病常用石膏至八两,并有多种配伍方法,以适用于不同的证情。一般医家尝谓表里双解法创自河间,而在《千金方》中早有以麻黄、葛根石膏、寒水石同用,麻黄合大黄同用之方,开解表清里合用或发表通下并用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upeiran/525-3-3.html

《泊宅编》中的医药文化_【中医宝典】

...三斗火,陈承箧中一盘冰”。他评价二医的医术说:“古之良医,必量人家虚实,察病之阴阳而后投以汤剂。”指出二医执着于冷暖,临证时专于温补清泻,未免失之偏颇。不过,从中医学术流派形成的历史来看,石藏用医和陈承医的学术风格,后世金元时的河间学派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37.html

温病学说的发展成熟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温疫论》、《临证指南医案》的成功经验,融汇贯通,根据叶天士所说“河间温热,须究三焦”,提出“温病自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脾胃也。中焦病不治,传下焦肝肾也,始上焦,终下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2.htm

《明儒学案》在线阅读

...学术思想史的雏型,但是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收集资料比较全面,阐述各家学术观点比较客观,分类系统性比较强,编纂的方法也有独到之处,即使比较晚出的唐鑑《清学案小识》、尹会一《北学编》,也都不能之相媲美。 黄宗羲在《自序》中表明:“羲为《明儒...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95.html

共找到261,7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