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之气亦不通也。《难经》曰∶肺热甚则出涕。肺本清虚之府,最恶者热也,肺热则肺气必粗,而肺中之液,必上沸而结为涕,热甚则涕黄,热极则涕浊,败浊之物,岂容于清虚之腑,自必从鼻之门户而出矣。方用逍遥散加味治之。柴胡(二钱) 当归(三钱) 白术(二...
...然而水终为木之所喜,而火终为木之所畏,日为阳火,灯为阴火,故两忌之。治法自当以祛风灭火为先,然而徒治风火而不用和解之法,则风不易散,而火不易息也。方用息氛汤∶柴胡(二钱) 当归(三钱) 白芍(三钱) 天花粉(二钱) 白蒺藜(三钱)蔓荆子(一钱...
...必须补心包之火耳。方用散痰汤∶白术(三钱) 茯苓(五钱) 肉桂(五分) 陈皮(五分) 半夏(一钱) 薏仁(五钱) 山药(五钱) 人参(一水煎服。此方即二陈汤之变也。二陈汤止助胃以消痰,未若此方助心包以健胃。用肉桂者,不特助心包之火,且能引...
...阴在表,自然热居中而寒现外矣。治法泻其在内之火,则内热自除而外寒自散。然而,火之有余仍是水之不足,泻火之中而佐之补水之味,则阳得阴而有和合之欢,断不至阴离阳而有厥逆之戾也。方用安厥汤∶人参(三钱) 玄参(一两) 茯苓(三钱) 白薇(一钱) ...
...。方用救瘵汤∶熟地(五钱) 白芍(二钱) 山药(二钱) 沙参(三钱) 地骨皮(五钱) 麦冬(二钱) 北五味(十粒) 人参(五分) 白薇(五分) 白芥子(一钱) 鳖甲(一钱) 茯苓(一钱)水煎服。十剂虫死,二十剂胃气大开,连服二月,精神渐旺。...
...者,有日散之机;趋于内者,有日深之势。故发斑之症轻,火丹之病重。然不知消火之法,轻者未必不变为重,苟知散郁之方,重者亦变为轻也。故治火丹之病,补其水之不足,散其火之有余,使火外出,不在内攻可也。方用消丹饮∶玄参(三两) 升麻(二钱) 麦冬(...
...则易去,风湿入于骨髓则难祛,以骨髓属肾,肾可补而不可泻,祛风湿则伤肾,肾伤则邪欺正弱,将深居久住,而不肯遽出矣。虽然肾不可泻,而胃与大肠未尝不可泻也。泻胃与大肠之风湿,而肾之风湿自去。盖胃为肾之关,而大肠为肾之户也。方用并祛丹∶黄 (一两)...
...自痛矣,与传经太阳之伤寒绝不相同。散肺金之风,杜其趋入膀胱之路,而身热自退也。方用舒肺汤∶桔梗(三钱) 甘草(一钱) 苏叶(五分) 天花粉(一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分) 水煎服。一剂而身热解,二剂而头痛鼻塞尽愈。此方专入肺金以散其风邪...
...(附)瘰 在头上。及两腋胸前者。皆可烂。但烂一二处即止。俟脱落后再烂别处。其法于有瘰 处。以黑圈点。涂药圈内。久则痛。不痛再涂一次。以痛为度。勿去其药。稍有黑陷。第三日 核自出。若摇动难脱者。用巴豆四粒。饭一撮。捣成绵条。围在核上。外以...
...之也。阳病暴而阴病缓,阳暴难于救援,阴缓易于调剂。治法自当以补气为主,而补气之中,兼以补阴,则阴能摄阳,汗不止而自止矣。方用摄阳汤∶人参(一两) 黄 (一两) 白芍(五钱) 麦冬(五钱) 北五味(一钱) 山茱萸(三钱)熟地(一两) 水煎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