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莫浪用羌防,蔓芷芎麻白附苍,窃恐黄 参不便,当监南枣蜀生姜。《目经大成》升阳除湿汤升麻 柴胡 防风 甘草 苍术 泽泻 猪苓 神曲 橘皮 麦芽脾虚不治,湿胜濡泄,视昏而惑,此方主之。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故用升麻、柴胡提而降之。又曰∶湿胜则濡...
...当归、桂枝。【功能主治】元气本虚,痘收靥之后,六脉沉细,手足厥冷者。【用法用量】本方加炙草,名“调元生脉汤”(见《种痘新书》)。虚甚者,加熟附子。【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一▼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片玉心书》卷五:调元生脉散【处方】黄芩、...
...□ 刘蕊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脾居人体中焦,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脾与胃相表里,一盛一化,一升一降,构成人体对于后天水谷精微物质的主要代谢途径,是为后天之本。中气健运,则气血充沛;脾胃一伤,诸病由生。先贤创立脾胃学说,历经千年,逐步发展,...
...目录 《伤寒论》旋复代赭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旋复代赭汤 《伤寒括要》旋复代赭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论》:旋复代赭汤【别名】旋复代赭石汤(《普济方》卷一二七)、代赭旋复汤(《医方集解》)。【处方】旋复花9克 人参6克 代赭石...
...疹虽出齐,天庭不明,手足尖不至,而时师误降者,或自回者,于降药中加发散开提之药,如大黄、钩丁、薄荷、蝉衣之类。或用青龙汤不可迟延,生甘草、知母、薄荷、黄芩、栝蒌仁、胆草、大青、红花、忍冬花、通草、谷精草、西瓜汁、升麻、砂仁、竹沥、僵蚕、...
...素问·奇病论》)就有芳香化湿之义,“去宛陈莝”(《素问·汤液醪醴论》)有逐饮之义,论述了驱逐淤积于体内的水湿的各种方法。此外,在《灵枢·邪客》篇中,尚记载有“半夏汤”,用以决渎壅塞,治疗水湿停聚于体内之病。以上均为痰饮论治的最早理论文献。...
...目录 《活人方》调营养卫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活人方》:调营养卫汤【处方】当归身3两,川芎2两,川续断3两,牛膝4两,杜仲4两,羌活1两5钱,防风1两5钱,红花2两,黄耆2两,白术3两。【功能主治】活血通经,顺气止痛。主劳形辛苦...
...,益心气。设木气条达,心君气阴充足,则土气自舒,纳运复常。拟刘绍武老师调心汤:柴胡15g 黄芩10g 苏子30g 党参30g 甘草10g 川椒10g 百合30g 乌药10g 瓜蒌30g 丹参30g 郁金10g 牡蛎30g 麦冬15g 五味子...
...目录 《圣惠》调肝细辛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惠》:调肝细辛散【别名】细辛散【处方】细辛1两,蕤仁2两(汤浸,去赤皮),柏子仁2两(微炒),甘草1两(炙.微赤,锉),羊子肝2具(细切,炙干)。【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肝气...
...钱)水二杯半.先煮大黄甘草.取一杯去滓.入芒硝.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汤头歌诀》调胃承气汤(汤,仲景)硝黄草,〔大黄(酒浸)、芒硝各一两,甘草(炙)五钱。〕甘缓微和将胃保。(用甘草甘以缓之,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不用朴实伤上焦,(不用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