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下品) 【释名】恒山(《吴普》)、互草(《本经》)、时珍曰︰恒亦常也。恒山乃北岳名,在今定州。常山乃郡名,亦今真定。岂此药始产于此得名欤?蜀漆乃常山苗,功用相同,今并为一。 【集解】《别录》曰︰常山生益州川谷及汉中。二月、八月采...
...愚按∶伤寒寒热,言伤寒之病,先寒后热也。热发温疟,言温疟之病,先热发而后寒也。言不尽意,以意会之。《阴阳离合论》云∶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是太阳之气根于少阴,主于肤表。常山从少阴而达太阳之...
...《鉴略妥注》又称《五字鉴》是儿童读的历史课本,明代李廷机所撰。李廷机,字尔张,是晋江(今福建省泉州市)人。 《五字鉴》是一部几百年来流传较广的蒙学读物,原名为《鉴略》,李廷机根据我国古史资料所写。 据清人翻刻者邹梧桐所说:“有明李廷机先生...
...若常山犹有用处.其力能去皮肤毛孔中之瘴气.寒热所感.邪气多在荣卫及肉之间.欲除根本.非常山不可.然常山多能吐.人须制之使不吐.方可用.七宝饮冷服之.不吐截疟丸.日服六七次.酒送之.亦不吐.屡验之药也.当知此药乃末后之兵.方其瘴之始发.必先...
...目录 《圣济总录》常山丸 《圣济总录》常山丸 《圣济总录》常山丸 《圣济总录》常山丸 《外台》常山丸 《外台》常山丸 《外台》常山丸 《肘后方》常山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常山丸【处方】常山2两,赤茯苓(去...
...味苦,性寒,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吐痰泻水,消胀除瘿。常山苦寒迅利,排决痰饮,能吐能下。庸工以治痰疟,有无痰不虐之说,陋矣。常山即蜀漆根,生用多服,则作呕吐。...
...目录 《中药大辞典》滇鸡骨常山 《中华本草》滇鸡骨常山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滇鸡骨常山 【出处】《中药材品种论述》 【拼音名】Diān Jī Gǔ Chán?? Shān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鸡骨常山的枝叶。夏季...
...【气味】苦寒有毒.为治疟之最要.不可多进.凡无水不作痰.无痰不成疟.水在上焦则常山能吐之.水在胁下则常山能破其辟而下其水.但得行血药为佐助.功可收其十全也.又纯热发疟.或蕴热内实之症.投以常山.大便点滴而下.大便似泄不泄者.佐以大黄泄利敷...
...目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常山 《中药大辞典》土常山 《中华本草》土常山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全国中草药汇编》:土常山 【拼音名】Tǔ Chán?? Shān 【别名】腊莲、羊耳朵树、甜茶[叶] 【来源】为虎耳草科绣球属植物腊莲...
...『来源』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干燥根。『常用名』鸡骨常山、川常山、黄常山。『产地』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地。『采收季节』秋季采挖。『炮制方法』洗净灰尘,投入缸内用冷水浸泡3~6天,每天换水1次,到期取出,去芦。切成2厘厚斜片,晒干。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