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海南,求文以记之,因以梦中语为记。 绍圣六年三月十五日,蜀人苏轼书。 《遗爱亭记(代巢元修)》苏轼 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 夫君子循理而动,理穷而止,应物而作,物去而复,夫何赫赫名之有哉!东海徐君猷,以朝散郎为黄州,...
...语语。以无见之见,不言之言,浅智胜疑冰之虫,微戒愈溺埿之象。以自觉离念,注先圣微言,如人何足尽思,食木偶然成字。人字,疑是“虫”字之讹。岂堪上尘慧眼,仰称圣心,有命自天,藏拙无地。伏以《集解仁王般若经》十卷,谨随表奉进,无任惭惶。然本注经,...
...五百七十六卷。 第九(重会)室罗筏城给孤独园说能断金刚分(一卷第四译) 右新译重本。与新旧四译金刚般若同本异译。当第五百七十七卷。 第十会他化自在天王宫说般若理趣分(一卷第一译) 右新译重本。与后译实相般若同本异译。当第五百七十八卷。 第十一(重...
...马者众,马不可得。民至持金帛买马于江淮,小不中度,辄斥不用。郡县岁时阅视可否,权在医驵,民不堪命。民兵之害,乃至于此。此所谓不可复者一也。《周官·泉府》之制:“凡民之贷者,以国服为之息。”贷而求息,三代之政,有不然者矣。《诗》曰:“倬彼甫田...
...《苏轼集》第八十四卷(尺牍八十四首) (本卷实为八十三首) 《答参寥三首(惠州)(之一)》苏轼 专人远来,辱手书,并示近诗,如获一笑之乐,数日喜慰忘味也。 某到贬所半年,凡百粗遣,更不能细说,大略只似灵隐天竺和尚退院后,却在一个小村院子,...
...所为创置摩画,使足以衣食其民,而无乏绝者也。臣尝读《周诗·公刘》之一篇,其言自戎迁豳之际,登高望远,以求其可居之地,与其可用之物,莫不详悉而曲尽。其诗曰:“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
...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
...七十二除之,不尽者,命起一宫数次二数顺行算外,即太乙数所在。阴起九宫逆行也。 十精与太乙诸神相合主风雨,以休望消息用之。 经曰:天皇太乙者,在紫微垣勾陈口中。《星赞》曰:天皇上帝,秉万国神图。天皇若与太乙合,则日晕大风。合于旺相之地,风遍天下。...
...有三耳;取死之道,全死之极,十分亦有三耳。而民生生之厚,更之无生之地焉。”其说甚浅,且不解释后一节。唯苏子由以谓“生死之道,以十言之,三者各居其三矣,岂非生死之道九,而不生不死之道一而已乎?《老子》言其九不言其一,使人自得之,以寄无思无为之...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