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病指南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一卷。原题清·陈平伯撰。刊于1809年。本书首述温热病大意,次为风温证条例,论述风温诸证证治,介绍其立法及具体方药。论说十分详细具体,能逐条予以考辨分析,在温病学派中有一定的影响。后列湿温证条例,内容与湿热条辨大致相同。现存...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76.htm

温热病指南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一卷。原题清·陈平伯撰。刊于1809年。本书首述温热病大意,次为风温证条例,论述风温诸证证治,介绍其立法及具体方药。论说十分详细具体,能逐条予以考辨分析,在温病学派中有一定的影响。后列湿温证条例,内容与湿热条辨大致相同。现存...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70.htm

难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元前五世纪?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共有 81 个问答。系采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 难经简介 难经 脉 一难 二难 三难 四难 五难 六难 七难 八难 九难 十难 十一难 十二难 十三难 十四难 十五难 十六...

http://zhongyibaodian.com/nanjing/index.html

伤寒论_温病正宗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成无己曰∶春风、夏暑、秋湿、冬寒,谓之四时之气。陆九芝曰∶仲景原文,首着“四时之气”四字,则伤寒论之不独言冬月伤寒,而并春夏秋三时之温热湿燥之,岂不显然,乃必曰仲景独知有寒者何哉?仲景本知有温热。既谓仲景但寒,反谓叔和将温热搀入...

http://qihuangzhishu.com/723/16.htm

温热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温热之病,因外感内伤,触动郁火自内而发之于外,初则表里俱热,宜用辛凉之剂,两除表里之热。久则表热微而里热甚,又宜如承气汤。苦寒之剂以泻之,则热退身凉,而病自己也。倘不谙伏气温热之症,表里俱热者,而认作即病伤寒之症,用麻黄汤辛温之剂以发表,...

http://qihuangzhishu.com/342/762.htm

温热发斑其人反清_读医随笔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附虚劳将死,其人反清)凡人周身百脉之血,发源于心,亦归宿于心,循环不已。热入血脉,必致遗毒于心,故、谵妄也。前温热者,津枯血少,则神明不昏,昼夜不寐。何也?盖血实则浊聚,血虚则神散也。更有津血全无,神明全散,温毒之极,至于发斑,而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duyisuibi/683-8-8.html

白素贞简介_古代美女_【文学360】

...白素贞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女主人公,传说是在四川青城山下修练千年的白蛇。也称白娘子、白蛇。白娘子的故事是流通很广的一个民间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直至二十世纪,在各个版本的白蛇传中,白娘子并没有具体的名字,“白素贞”一名来自...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433.html

伤寒温热疫邪传入不同_温病正宗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之邪,自表传里,里证皆表证所侵入;温热之邪,自里达表,表证皆里证所浮越;惟疫邪由膜络中道,随表里虚实,乘隙而发,不循经络传次,亦不能一发便尽。吴又可发明九传,及热结旁流,胶闭而非燥结,皆为特识。且伤寒由气分陷入血分,温热由血分转出气分...

http://qihuangzhishu.com/723/36.htm

王安石简介_诗人_【文学360】

...入神时则会随手拿东西吃,吃了鱼食也不知道。普遍认为苏洵的辨奸就是影射王安石的,其中写道:“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苏轼和王安石也历来不睦,王安石好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128.html

温热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温热即“温邪”。 【温热】 病因,即“温邪”。有的以邪轻的为温,邪重的为热;逐渐感受的为温,急速侵袭的为热;发于冬春的为温,发于夏季的为热。实际上差别不大。病名,即温病。如温热经纬即以此作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分类名称。病因由于热而不挟...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74.html

共找到473,9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