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毒热移入大肠经,传化失常泄成,初起升葛汤加味,已发黄连解毒清。[注]麻疹泄,乃毒热移入肠胃,使传化失常也,治者切不可用温热诸剂,疹初作者,以升麻葛根汤,加赤苓,猪苓,泽泻,主之,疹已出作者,以黄连解毒汤,加赤苓,木通,主之。(升麻...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60-15.html

_《圣济总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论曰内经曰湿胜则濡,甲乙经曰,寒客下焦,传为濡,夫脾为五脏之至阴,其性恶寒湿,今寒湿之气,内客于脾,则不能埤助胃气,腐熟水谷。致清浊不分,水入肠间,虚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随气而下,谓之濡。治肠胃受湿,濡不止。肉豆蔻散方肉豆蔻(去壳...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gjizonglu/122-84-3.html

煎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仙拈集》痘煎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仙拈集》:痘煎【处方】白术1钱半,人参1钱,山药1钱,莲肉1钱,茯苓1钱,肉蔻1钱,砂仁5分,藿香(净叶)5分,肉桂5分,木香1分,苍术1分,诃子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发痘...

http://zhongyaofangji.com/d/douxiejian.html

肉豆寇_【中草药图片】中药图片大全

...肉豆蔻(肉果)【性味】辛、温。【功用】(1)温中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之久。煨用(煨肉果)可增强止泻作用。配补骨脂、吴茱萸治五更。(2)温胃行气:用于脾胃虚寒之食欲不振、胃腹冷痛,常配砂仁。【用法】3~10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caoyaotupian/roudoukou.html

豆蔻梢头二月初_【中医宝典】

...成语“豆蔻的成熟种仁,首载于《药性论》。其性味辛温,入脾、胃、大肠经,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之功,尤以“温涩”见长。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气滞或脾(肾)阳虚所致的久五更、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症。(胡献国)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435.html

填坎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辨证录》填坎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辨证录》:填坎汤【处方】山茱萸30克 茯苓30克 巴戟天15克 肉桂9克 车前子9克 北五味9克 人参9克 芡实30克 白术60克【功能主治】治长年作五更时必痛二三次,重则五六次,...

http://zhongyaofangji.com/t/tiankantang.html

受肚方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冯氏锦囊秘录》受肚方陈黄米(半斤) 莲肉(半斤) 花椒(二两,炒研) 每早空心黑砂糖调姜汤下,不拘多少。 目录 《冯氏锦囊秘录》受肚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冯氏锦囊秘录》受肚方 陈黄米(半斤) 莲肉(半斤) 花椒(二两,炒...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houduxiefang.html

脬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脬汤治膀胱实热,腰脊痛,闭塞不通,舌干咽肿,悉主之。茯苓 栀子仁 知母(各三两) 生地黄 淡竹叶(各五两) 石膏(八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煎七分,入蜜半匙,煎两沸,热服。须利,加芒硝一钱匕。 目录 《三...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xiepaotang.html

肾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审视瑶函》肾汤 《备急千金要方》肾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审视瑶函》:肾汤【处方】枸杞子36克 生地黄 黄柏(酒洗,炒)知母(酒洗,炒)麦门冬(去心)山萸肉(去核)白芍 归尾各3克 五味子7粒 白茯苓 独活各2.5克...

http://zhongyaofangji.com/x/xieshentang.html

湿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湿是因水湿阻于胃肠,脾虚不能制水所致。 【湿】 又称“洞”或“濡”。是因水湿阻于胃肠,脾虚不能制水所致,所谓:「湿盛则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临床表现有身重、胸闷、口不渴、腹不痛或微痛、大便溏稀、尿少或黄赤、舌苔滑腻、...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679.html

共找到42,4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