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以候表,沉以候里,虚则病虚,实则邪实。各部所司,病宜分治。寸脉候上,心肺之位。关脉候中,肝脾之地。尺脉候下,膀胱肾水大肠小肠皆在于内。【左寸脉候】表虚主病∶浮而无力主表虚。自汗腠理不固,寒气不卫,恶寒,寒战,恶风。表实主病∶浮而有力主表...
...内经》中对脉学已有了丰富的记载,包括切脉部位,脉法、脉理、脉象主病等,奠定了脉学的基础。此外,历代名著亦都列有专项论述,如《难经》、《伤寒杂病论》、《中藏经》、《甲乙经》、《千金方》、《外台秘要》等都有所发展。晋代王叔和《脉经》是脉学的第一部...
...此人旧有他病,新病方发,旧病亦现是也。至于脉之相反,亦各不同。或其人本体之脉,与常人不同。或轻病未现于脉。或痰气阻塞,营气不利,脉象乖其所之。或一时为邪所闭,脉似危险,气通即复。或其人本有他症,仍其旧症之脉。凡此之类,非一端所能尽,总宜潜心...
...、所主:甲、太渊又分浮、沉、迟、数、滑、涩、长、短,总称为八字诀。此均属病脉也。其脉以缓为正常,一息五至为其数:一呼二至、一吸二至、润太息一至也。以浮沉定阴阳,浮、数、滑、长属阳;沉、涩、迟、短属阴。八脉所主:浮为阳主表沉为阴主里数主热涩主...
..."《诊家正眼》"迟滞中时见一止。"提示脉象以脉率慢、节律不齐为主要特征。 结:缓而时止,止无定数 代:缓而时止,止有定数 促:速而时止,止无定数 临床意义:主阴盛气结。由气、血、痰、食停滞及寒邪阻遏经络,致心阳被抑,脉气阻滞,故脉来迟滞中止...
...居脐上下,居脐上为逆居脐下为从。牢脉之状,如弦而实,寻之则散。(《太素脉诀》云∶指下寻之不动。)为五劳六极七伤之实脉之状,举按有力,重按隐指 然。气不利,亦主伏阳在内,蒸热劳倦,胃气壅塞为内痈。实数为三焦闭热,大便秘实。滑为癖饮症瘕留聚之病...
...七表脉.以浮脉先定其表.其余六道.俱在浮中见.八里脉以沉脉先定其里.其余七道.俱在沉中见.七表阳也.八里阴也.表脉多见于左.而客随主变.(客为不应得之脉也.)邪在外为表证.为阳.为客邪.客病为本所变者.是本经不应得之脉.因正气复.则邪气自退...
...。 临床意义:疾而有力,多见于阳亢无制,真阴垂绝之候;疾而虚弱为阳气将绝之征。 数脉类其他脉对比:数脉、动脉、促脉。 2、动脉脉象特征:动脉多见于关部,且有滑、数、短三种脉象的特征。《脉经》:"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 ...
...力谓之革脉。”《诊家直诀》说:“浮薄而硬,革也。”都不及空,是不全而的。 另外《诊宗三眯》、《脉理求真》、《脉名》都提到革脉中有“数”的条件,《医碥》又说有“迟”的条件,都是画蛇添足。《沈氏尊生书》说:“沉失常度为革。”太不具体,叉说:“其...
...结合脉诊,重新完善毒入五脏致热的病理还是有可能的,这对今后全球抵御病毒致病,比如禽流感,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从《内经》中获得脉理,从实践中验证脉理,逐步积累,加强脉诊的可推理能力,使之成为发展中医的重要工具,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