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豆_《证类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平,无毒。补五脏,益中,助十二经脉,调中,暖肠胃。叶,利五脏,下气。嫩者可作菜食,生食之亦佳,可常食。〔(新补) 见孟诜及日华子。〕孙真人食忌∶白豆,味咸。肾之谷,肾病宜食,煞鬼气。...

http://qihuangzhishu.com/471/1471.htm

疽发口齿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寒气客于经络,血涩不通,结而成疽。五脏之气,皆出于口;十二经脉,有入齿者,有连舌本者;荣卫之气,无处不行。虚则受邪挟毒,乘虚而入脉故也。其发口齿者,多血出不可禁,皆死。...

http://qihuangzhishu.com/623/1104.htm

《诊脉三十二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清·管玉衡撰。本书论述了诊脉大法,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领。所统二十九脉的阴阳所属及其形象;详细辨析十二经脉源流、循行及病状,对于切脉法也作了较为深刻的探讨。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35.htm

《诊脉三十二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清·管玉衡撰。本书论述了诊脉大法,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领。所统二十九脉的阴阳所属及其形象;详细辨析十二经脉源流、循行及病状,对于切脉法也作了较为深刻的探讨。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83.htm

白豆_《证类本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无毒。补五脏,益中,助十二经脉,调中,暖肠胃。叶,利五脏,下气。嫩者可作菜食,生食之亦佳,可常食。〔(新补) 见孟诜及日华子。〕孙真人食忌∶白豆,味咸。肾之谷,肾病宜食,煞鬼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leibencao/471-34-23.html

奇经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是人体经脉的一类,其中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共八条经脉、所以又称“奇经八脉”。奇经的特点是:它们没有和脏腑直接联系,它们之间也没有表里配合,奇经八脉是调节气血运行的一些特殊通路,在功能可起到补充十二经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18.htm

十二经动脉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在十二经脉循行过程中有脉搏应手的动脉部位,也就是位于身体浅表的一些动脉血管(《难经.一难》)。这种体表局部动脉位置很多,例如手太阴经的动脉在中府、云门、天府、侠白、经渠等穴处都可以触到,临床诊所时最常用的动脉部位是寸口部。...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26.htm

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泛指各种气味。《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臭臊。”《素问·腹中论》:“病至则先闻腥臊臭。”②用鼻子闻气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之臭。”...

http://qihuangzhishu.com/167/708.htm

十二经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时中国版图上的清、渭、海、湖、汝、渑、淮、漯、江、河、济、漳等十二条河流。中医学用以比喻人体十二经脉气血的运行,犹水之在地。出《灵枢·经水》:“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264.htm

肾间动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学术语。又称生气之原。指两肾之间所藏的真气,是命门之火的体现。《难经·八难》:“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600.htm

共找到2,0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