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脏腑的作用而渗入膀胱,故小肠在整个消化过程中起很重要的分清别浊的作用。饮食的精华和糟粕,主要通过小肠的消化作用来加以分别。另外,小肠经和心经相表里,心经有热可以移到小肠,出现小便短赤等症候。...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215.html

《针灸问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汪机 朝代:明 年份: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 刻针灸问对叙 序 卷之上 卷之中 三才法 候气法 十四法 卷之下 十五络脉歌 周身经穴相去分寸歌 肺经 大肠经 胃经 脾经 心经 小肠经 肾经 膀胱经 心包络经 三焦经 胆经 肝经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wendui/index.html

针刺后溪穴治癔病性失音_【中医宝典】

...好发于神经类型比较脆弱,素有精神抑郁或易于激动的青壮年女性,七情内伤是发病的直接诱因,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怒则气上,均使气机紊乱而发病,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可通督脉,调气机,可用来治疗癔病性失音。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460.html

〔腹〕_《经络全书》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病本于胃也。薄脾,则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膈也。又曰∶胃疟者,令人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杨上善曰∶足阳明脉,从鼻起,下咽,分为四道,并正别脉六道,上下行腹,纲维于身)。兼属手太阳小肠经、少阳三焦经之会。(《素问》曰∶腹暴满,按之...

http://qihuangzhishu.com/729/60.htm

腹_《经络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本于胃也。薄脾,则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膈也。又曰∶胃疟者,令人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杨上善曰∶足阳明脉,从鼻起,下咽,分为四道,并正别脉六道,上下行腹,纲维于身)。兼属手太阳小肠经、少阳三焦经之会。(《素问》曰∶腹暴满,按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quanshu/729-6-56.html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46.html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_【中医宝典】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52.html

〔指〕_《经络全书》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小指,又名禁指。《灵枢》曰∶手少阴之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又曰∶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小指外廉〕属手太阳小肠经(《灵枢》曰∶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又曰∶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又曰∶小肠,出于少泽。少泽,小指之端也。沈承之曰...

http://qihuangzhishu.com/729/48.htm

风热不制之病_《原机启微》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过多,脾胃受伤,生意不能上升,渐而至也。然必要明经络,庶能应手。翳凡自内 而出,为手太阳、足太阳受邪,治在小肠、膀胱经,加蔓荆子、苍术,羌活胜风汤主之。自锐 客主人而入者,为足少阳、手少阳、手太阳受邪,治在胆与三焦、小肠经,加龙胆草、 本,...

http://qihuangzhishu.com/849/4.htm

疾病符号的分布及其意义_《百病自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肾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肥大以及子宫、肛门疾病。左无名指指甲主要反映脾、胰、子宫、尿道、输卵管、外阴、肛门等部位病变,常见病有胰腺炎、肾炎、输卵管炎、直肠炎以及子宫、尿道、前列腺、外阴、肛门疾病。⑤小指指甲。主要是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所...

http://qihuangzhishu.com/114/72.htm

共找到1,2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