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散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 【散】 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散剂是把药物研成粗末或细末。粗末可加水煮服,细末用白汤、茶、米汤或酒调服。外用散剂须把药物研成极细末,或撤布(掺)于局部,或用酒、醋、蜜等调敷于患处,多用于外科或五官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04.html

烧存性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烧存性指把植物药制成炭剂。 【烧存性】 把植物药制成炭剂,要烧到外部枯黑,里面焦黄为度,使药物一部分炭化,另一部分仍能尝出原有的气味,这就是存性。作为止血药的炭剂,常用此法炮制(烧存性是直接用火烧;炒存性是用间接的火处理,目的是一样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06.html

十八反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 【十八反】 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两种药物同用,发生剧烈的副作用,叫做相反。相传有十八种药物相反,即: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苦参、玄参、细辛、...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10.html

时方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时方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所制订的方剂。 【时方】 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所制订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据清.陈修园《时方歌括.小引》说:「唐宋以后始有通行之时方。」按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王焘的《外台秘要》所记载...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14.html

水飞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有的药物用水飞,即先碾成末,再放在乳钵内加水同研极细,又加入多量的水抗拌,将含有药粉的水倾出,分出药粉,使之干燥,至成极细粉为度。 【水飞】 有的药物用水飞,即先碾成末,再放在乳钵内加水同研极细,又加入多量的水抗拌,将含有药粉的水倾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17.html

调服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调服即把药汤煎后,取药汤少量,调入犀角末(或其它药)和匀服下,再服其余药汤。 【调服】 凡方剂中的犀角、羚羊角、鹿角、牛黄、朱砂等药,须另制细末,把药汤煎后,取药汤少量,调入犀角末(或其它药)和匀服下,再服其余药汤。服紫雪丹也是加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23.html

丸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丸是把药物研成细末,用蜜或水或糊或药汁等拌和,制成圆球形的大小不等的药丸。 【丸】 是把药物研成细末,用蜜或水或糊或药汁等拌和,制成圆球形的大小不等的药丸。它服用便利,吸收较缓慢,药力较持久。凡药物不耐高热,虽溶于水、容易挥发,毒性较剧烈...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25.html

煨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煨用湿纸或面糊包裹药物,放热灰中煨,待湿纸或面糊焦黑为止,剥去纸或面糊,能吸去油质,如肉豆蔻即用此法,以免引起呕吐。 【煨】 用湿纸或面糊包裹药物,放热灰中煨,待湿纸或面糊焦黑为止,剥去纸或面糊,能吸去油质,如肉豆蔻即用此法,以免引起呕吐...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26.html

温服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温服即药汤不冷不热时服下。 【温服】 即药汤不冷不热时服下。一般的补托、温养等药都可温服。现在多种性质的药汤都用温服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28.html

五谷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黄黍即黄米,小豆有多种)。 【五谷】 五谷的解释较多。《素问.脏气法时论》王冰注认为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黄黍即黄米,小豆有多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32.html

共找到7,4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