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_《金匮要略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证九条 方六首)厥阴之为,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yaolvfanglun/125-4-4.html

太湖诗。销夏湾原文、翻译及赏析_皮日休古诗_【古诗文大全】

...短策或可支。 行惊翠羽起,坐见白莲披。敛袖弄轻浪,解巾敌凉飔. 但有水云见,更馀沙禽知。京洛往来客,死缘奔驰。 此中便可老,焉用名利为。...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33288.html

食气霍乱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由饮食所伤,及感受外邪所致的霍乱。以饮食过饱,中气不运,膏粱厚味,肠胃凝泣,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又值风暑湿等邪外袭,故见挥霍撩乱之证。其证胸前饱闷,胀痛嗳气,吐泻交作,呕出食物,泻下酸馊,脉滑大或沉实。在上者因而越之,用盐汤探吐...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064.htm

中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一名中、中热。①感受暑邪而发生的急性病证。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证见突然闷倒,昏不知人,或身热烦躁,气喘不语,牙关微紧,或口开齿燥,大汗或无汗,脉虚数,甚者昏迷不醒,四肢抽搐。速将患者移至凉爽通风处,治以清暑、解热、开窍,灌...

http://qihuangzhishu.com/196/826.htm

欲解时要义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我们现在看到的《伤寒论讲义》是经过节选的本子。而由王叔和所整理的《伤寒论》,在起手的太阳篇前,还有另外的四篇,即“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伤寒例第三”、“辨痉湿第四”。在“辨脉法第一”篇中有这样一段话:“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03.htm

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杂论》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证,而是以病证分篇。依据机相同,证候相似或位相近的大体情况,几个合为一篇,如百合、狐惑、阴阳毒三者机接近,因而合为一篇;痉、湿、在初起时,多有恶寒、发热的表热证,所以合为一篇。有些不便归类的若干病证也被合并成篇。书中对各种病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3.html

《伤寒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序 伤寒论序 伤寒卒论集 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 平脉法第二 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 辨痉湿脉证第四 辨太阳脉证并治法上第五 桂枝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甘草干姜汤方 芍药甘草汤方 调胃承气汤方 四逆汤方 卷第三 辨太阳脉证并治中第六 ...

http://qihuangzhishu.com/98/index.htm

苦热行原文、翻译及赏析_僧鸾古诗_【古诗文大全】

...云色昼冥冥, 如何不救生灵苦。何山怪木藏蛟龙,缩鳞卷鬣为乖慵。 不发滂泽注天下,欲使风雷何所从。旱苗原上枯成焰, 岳灵徒祝无神验。豪家帘外唤清风,水纹明角铺长簟。 玉扇画堂凝夜秋,歌艳绕梁催莫愁。阳乌落尽酒不醒, 扶上西园当月楼。废田死非吾...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43853.html

贻华阳柳少府原文、翻译及赏析_杜甫古诗_【古诗文大全】

...系马乔木间,问人野寺门。柳侯披衣笑,见我颜色温。 并坐石下堂,俯视大江奔。火云洗月露,绝壁上朝暾。 自非晓相访,触热生病根。南方六七月,出入异中原。 老少多死,汗逾水浆翻。俊才得之子,筋力不辞烦。 指挥当世事,语及戎马存。涕泪溅我裳,悲...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10656.html

黄疸_《金匮悬解》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清白,腹满欲利者,是湿寒之黄也。湿热者,黄疸之标证,湿寒者,黄疸之本色也。湿寒之黄,仲景未尝立法,然痉湿中桂、附、术、甘诸方,具在推而扩之,附子、真武、茯苓四逆,亦何非湿寒之法也。读者变通而化裁之,法不可胜用矣。慎勿株守栀子大黄一法,以概...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289.htm

共找到148,7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