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湿_《伤寒六书》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风湿,脉浮,先伤湿而后伤风也。其证肢体肿痛,不能转侧,额上微汗,恶寒不欲去衣,大便难,小便利,热至日晡西而剧,治法但微解肌。若正发汗,则风去湿在,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解肌用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白术防己黄 汤。不呕不渴,脉浮虚者,桂枝附子汤...

http://qihuangzhishu.com/700/192.htm

温热之小茴香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小茴香味辛,性温,属温热。功能温肾寒,行气开胃。为治疝气疼痛的要。下焦有寒邪导致肝肾气逆而出现小肠疝气,少腹疼痛,小腹坠胀、睾丸肿胀疼痛,或睾丸偏坠牵掣疼痛等。 小茴香味辛,性温,属温热。功能温肾寒,行气开胃。为治疝气疼痛的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647.html

涎散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仁术便览》涎散治中风不省人事,多因痰壅所致。白矾(二钱)生为末,生姜自然汁调服,其痰或吐或化,便苏。蜜水滚水俱可调服,腹中响即开。一方 盐卤水加姜汁灌下,好。一方 痰厥不省人事,清油灌下,须臾,吐痰好。一方 大红末子治痰迷心,不省人事...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quxiansan.html

几种树根的药用_【中医宝典】

...味苦寒。有清热除湿、涩肠止血、杀虫灭疥。《医林篆》:“泄肺热、燥脾湿、去热、治泄泻、久痢、肠风、崩带、小便赤数。”《中药大辞典》:“治久泻、久痢、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疳积、蛔虫、疮癣”。其含苦楝树、鞣质等。适用于痢疾、久泻、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354.html

竹叶参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

...。"②《江西草药》:"性平,味苦辛。"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舒筋活血。治高热不退,虚劳骨蒸潮热,风湿麻痹,关节腰腿疼痛,痛经,月经过多,痈疽疮疖,跌打损伤,骨折。①《陕西草药》:"滋阴补虚,风湿,活络镇痛。治虚劳,骨蒸潮热,肺结核,...

http://zhongyaocai360.com/Z/zhuyecan.html

健骨强腰方11_健体活血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辛热之晶,直接酿制成的酒,这种酒以不增气味,不损精神,味道纯正清美为特点。酒性辛热,通血脉,行势;全方具有补肝肾,健脾胃,风湿,利筋骨的功效。 健骨强腰方...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2970.html

威灵仙通大便_【中医宝典】

...威灵仙,性味辛、咸,温。归膀胱经。具有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治骨鲠等作用,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及诸骨鲠咽等证。此之功尚不仅此,亦可通大便,疗效亦佳。《本草正义》言:“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929.html

温热之艾叶(艾炭)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艾叶味苦辛,性温,属温热范畴。艾叶:有温寒,温暖子宫,调经,安胎等作用。对腹中冷痛,小腹寒痛以及子宫寒冷,久不受孕,虚寒性痛经等,可配合当归、干姜,炒自芍,肉桂、小茴香、吴萸,香附等同用。 艾叶味苦辛,性温,属温热范畴。临床应用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633.html

二藤鹳草酒_中医临床中医骨科_【中医宝典】

...来源: 《经验方》 用料:海风藤15克,常春藤15克,老鹳草20克,桑枝30克,五加皮10克,白酒1升。 功效:风湿,通经络。 适应证: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筋脉拘挛,手足麻木、沉重,活动不便。 制法:将上药洗净,置净坛,入酒浸泡,盖...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2955.html

癫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石室秘录》癫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石室秘录》:癫汤【处方】人参15克 白术30克 肉桂3克 干姜3克 白芥子15克 甘草1.5克 菖蒲1.5克 半夏9克 陈皮3克【功能主治】治癫痫。脾胃虚寒,痰凝胸膈不化。【用法用量...

http://zhongyaofangji.com/q/qudiantang.html

共找到353,8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