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泽泻汤茯苓八两 泽泻四两 桂枝二两 生姜四两 甘草二两 白术三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再服。...
...化气。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论五苓散,曰亦是入心肝血分之药,而五苓散桂苓五味甘草汤,均取其入膀胱化气,非桂枝自能化气,实因苓泽利水,引桂枝入于水中以化水为气。按其说纷然淆乱,茫无真见。既以桂枝为心药肝药矣,又云亦是入心肝血分之药,不知究是何药...
...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寒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溺,名曰气分。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桂枝甘草麻黄生姜大枣细辛附子汤主之。 目录 《伤寒杂病论》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
...《仁术便览》加减柴苓汤治诸疝,和肝肾,顺气消疝,治湿之剂。柴胡 甘草 半夏 茯苓 白术 泽泻 猪苓 山栀(炒) 山楂 荔枝核上各等分,姜三片,水煎,空心服。一方 乌头栀子各等,水煎服。按之不定属虚,加桂枝姜汁丸服,此乃劫剂。 目录 《仁术...
...。先灸其针孔,以散其外寒,乃以桂枝加桂,疏乙木而降奔冲也。凡气冲心悸之证,皆缘水旺土虚,风木郁动之故。苓桂术甘汤,方在茯苓。治太阳伤寒,吐下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又发汗动经,身为振振摇者。《金匮》桂苓五味甘草汤,桂枝四两,茯苓四两,五味...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注】发汗后心下悸者,乃虚其心中之阳,本经自病也。今发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者,乃心阳虚,而肾水之阴邪,乘虚欲上干于心也。主之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者,一以扶阳,一以补土,使水邪不致上干,则脐下之悸可安矣。【集注】程知曰...
...茯苓甘草汤16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27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27茯苓四逆汤29附子汤66附子泻心汤35G干姜附子汤29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77甘草附子汤81甘草干姜汤22甘草汤67甘草泻心汤36葛根黄芩黄连汤23葛根加半夏汤40葛根汤40瓜蒂散...
...枳实汤 栀子浓朴枳实汤 白术茯苓半夏枳实汤 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 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 ...
...白术治一身黄肿,小便不利而渴者,里水也。(第二。)麻黄加术汤 麻黄 杏仁 炙草 桂枝 白术治一身烦痛,或小水不利。(第三。)理中丸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治霍乱寒多不用水者。(第四。)白术散 白术 川椒 川芎 牡蛎妊娠养胎。(第五。)茯苓饮 ...
...目录 《金匮要略》桂枝加黄耆汤 《金匮》桂枝加黄耆汤 《医宗金鉴》桂枝加黄耆汤 《医宗金鉴》桂枝加黄耆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金匮要略》卷中:桂枝加黄耆汤【处方】桂枝 芍药 甘草各6克 生姜9克 大枣12枚 黄耆6克【功能主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