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泻三焦之火.清胃脘之血.使邪易伏而病易退也.然本草不言栀子能吐.而仲景用为吐药何也.盖栀子本非吐药.因邪气在上拒格而不纳食.令上吐则邪因以出.所谓高者越之也.又栀子非利小便之药.而本草言能通利小便者何也.盖膀胱津液之府.气化则能出焉.栀子...
...目录 《医方简义》黄连阿胶栀子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方简义》:黄连阿胶栀子汤【处方】黄连8分,阿胶(蛤粉炒)1钱半,焦栀子3钱,竹叶20片。【功能主治】温邪咯血鼻血。【摘录】《医方简义》卷二...
...目录 《伤寒总病论》大黄栀子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总病论》:大黄栀子汤【处方】生大黄1两,升麻半两,瞿麦1分,甘草1分,栀子7个。【功能主治】热病毒气入眼,赤痛生翳,不见光明者。【用法用量】水2升,煮至1升,去滓,作4次温服...
...目录 《丹溪心法》二陈加黄连栀子汤 《医方考》二陈加黄连栀子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丹溪心法》:二陈加黄连栀子汤【处方】二陈汤加炒栀子、姜炒黄连。【功能主治】食郁有热之嘈杂。【各家论述】痰之生也,本于湿,故用半夏燥湿,茯苓渗湿,湿...
...(栀子一_(图))(栀子二_(图))味苦,寒、大寒,无毒。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 ,渣鼻白癞,赤癞疮疡,疗目热赤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一名木丹,一名越桃。生南阳川谷。九月采实,曝干。陶隐居云∶解玉支毒。处处有。亦两...
...目录 《中国药典》栀子金花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国药典》:栀子金花丸【处方】栀子116g 黄连4.8g 黄芩192g 黄柏60g 大黄116g 金银花40g 知母40g 天花粉60g【性状】为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味苦。【炮制】...
...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栀子仁煎 《备急千金要方》栀子仁煎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备急千金要方》:栀子仁煎【处方】栀子仁 蕤仁 决明子各30克 车前叶 秦皮各38克 石膏60克(碎如小豆大)苦竹叶15克 细辛15克 赤蜜30克【制法】...
...目录 《伤寒图歌活人指掌》枳壳栀子大黄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枳壳栀子大黄汤【处方】枳壳1个,肥栀子3个,豉1两,大黄(如簿棋子大)5-6个。【功能主治】伤寒食复发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伤寒图歌活人...
...《备急千金要方》枳实大黄栀子豉汤治伤寒饮酒,食少饮多,痰结发黄,酒疸心中懊恼,而不甚热或干呕方。枳实(五枚) 大黄(三两) 豆豉(半升) 栀子(七枚)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心中热疼懊恼皆主之。凝水石散 治肉疸,饮少小便多如...
...〔芳平,连蒂用。〕裨助脾胃,升发阳气,〔故张洁古积术丸方中,用荷叶烧饭为丸。〕治雷头风而颇效,〔头面疙瘩肿痛,或闻雷声,取其有震仰孟之象,类从之义也。〕疗诸血症亦多功。〔以其能祛恶血,留好血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