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当归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金匮要略》卷上:赤小豆当归散【别名】赤小豆散(《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当归赤小豆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处方】赤小豆150克(浸令芽出,爆干)当归30克【制法】上二味,杵为散。【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和营解毒。主湿热下注,大便下...

http://zhongyaofangji.com/c/chixiaodoudangguisan.html

方论(四十八)_《中国医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卫济宝书二卷。旧本题东轩居士撰。不著名氏。陈振孙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皆列其目。为一卷。世间久无传本。惟永乐大典内。尚有其文。并原序一篇。称予家藏痈疽方论二十二篇。图证悉具。可传无穷。故记之曰家传卫济宝书。中具述方论之所自来。而复言恁文...

http://qihuangzhishu.com/485/141.htm

滕王阁写作特色_【古诗文大全】

...整体感知 本文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全文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1)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游玩的时间、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来写;第2段(2—3)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399.html

茯苓泽泻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伤寒杂病论》茯苓泽泻汤 《医宗金鉴》茯苓泽泻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茯苓泽泻汤 《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 《金匮》茯苓泽泻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茯苓泽泻汤 治霍乱吐利后,烦渴欲饮水。茯苓(八两) 泽泻(四两) 甘草...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fulingzexietang.html

方论(十四)_《中国医籍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世。至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反置勿论。或谓温疫之证。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乃称散亡之余。王叔和立方造论。谬称全书。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崇祯辛巳。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39-1.html

《三朝名医方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丛书。本书系清末人将以下三书合刊而成。即《重订内经拾遗方选》四卷(前二卷为宋·骆龙吉撰,后二卷为明·刘浴德等补订)、《宣明论方》十五卷、《名医方论》(《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的节录本)四卷。本书系清末人(作者佚名)将《重订内经拾遗方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419.htm

《三朝名医方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丛书。本书系清末人将以下三书合刊而成。即《重订内经拾遗方选》四卷(前二卷为宋·骆龙吉撰,后二卷为明·刘浴德等补订)、《宣明论方》十五卷、《名医方论》(《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的节录本)四卷。本书系清末人(作者佚名)将《重订内经拾遗方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00.htm

《伤寒明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卷上 发热 恶寒 恶风 寒热 潮热 自汗 盗汗 头汗 手足汗 无汗 头痛 项强 头眩 胸胁满 ...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minglilun/index.html

金匮要略简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秦伯末编着。作者认为:“钻研仲景著作。主要是学习他的辨证和治法”(见本书虚劳病),遂打乱旧制,按病分为痉病、湿病、暍病、疟疾、虚劳病、消渴病、黄疸病、妇科病等37类、分列《金匮要略》原文,列举证治予以简释。原系《中医杂志》连载稿...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91.htm

金匮要略简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秦伯末编着。作者认为:“钻研仲景著作。主要是学习他的辨证和治法”(见本书虚劳病),遂打乱旧制,按病分为痉病、湿病、暍病、疟疾、虚劳病、消渴病、黄疸病、妇科病等37类、分列《金匮要略》原文,列举证治予以简释。原系《中医杂志》连载稿...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05.htm

共找到72,08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