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有桂枝加大黄汤下之一症;少阴,有大承气急下三症;厥阴,有小承气下之一症。夫邪入三阴,病已深矣,其幸而不死者,其邪仍从阳而出耳!张季明所谓太阴脾经,温燥不行,亦当温利自阳明出,如桂枝加大黄是也;少阴肾经,虽用附子,复使麻黄,厥阴肝经用...
...作者:陈三山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正文 风症 类中风 感冒风寒 伤风热 寒症诸病 暑症诸病 中暑 太阳病中 霍乱 疰夏 湿症 香港脚 燥症 火症 猝眩仆 猝心痛 目暴赤肿痛甚 二便忽闭 头面赤肿 忽大渴思冰水 口干舌...
...中风证宜从洁古、东垣之论,以中脏、中腑、中血脉为辨证之的。洁古云∶中腑多着四肢,中脏多滞九窍。东垣亦云∶中腑则肢节废,中脏则性命危,中血脉则口眼 斜。而方书所载,混言外有六经之形症,以大小续命汤为主。夫人身脏腑有十二经,手有三阳三阴,足有...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坤宁集》:“凡九窍有肉突出,皆名为痔。妇人阴中突肉,名阴痔。”相当于子宫脱垂、子宫粘膜下肌瘤、宫颈息肉等。有因肝郁湿热下注者,症见阴中有肉突出,兼见阴户流黄水淋漓,治宜解郁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或丹栀逍遥散;...
...,不可汗也。动气者,不可汗也。又有三阴病,不可发汗,发汗则动经血。若太阴症脉浮者,宜微汗之。少阴症发热脉沈者,又宜麻黄附子细辛汤汗之。...
...此症有两条筋.从阴吊至两乳疼痛.身上发热.服川楝汤二帖即安.川楝汤川楝子 猪苓 泽泻 白术 小茴 八角茴(各一钱) 木香(五分) 麻黄(三分) 乌药 槟八分) 姜(三片) 葱(一根) 煎服.发汗....
...二十一)以上八方.皆手足太阴之药补也.退热进食除痰止血极验.唯咳嗽一症.方由饮邪方中人参.其味甘苦属阴.其质柔润多液助湿非饮症所宜.故仲景于咳嗽症.去人参.加干姜五味.或再加细辛三味为主.寒热燥湿之药随宜加入.其法最妙.不可不知.如肺燥肺热...
...格阴于外,出现四肢厥冷,是假寒,此时当舍症从脉。 脉有从舍,说明脉象只是疾病临床表现的一个方面,因而不能把它作为疾病诊断的唯一依据,只有全面运用四诊,四诊合参,才能从舍得宜而获得正确的诊断。...
...寒邪直接侵犯三阴经。《医学入门·伤寒》:“若不自阳经传来,直中三阴之经,初起厥逆,腹痛自利不渴,太阴自受寒也;上症加之呕吐,少阴自受寒也;又加之小便不利,厥阴自受寒也。”《医学心悟·直中三阴诸证》:“直中者,初起不由阳经传入,而迳中三...
...补心以生火,则心气既衰,火旺则焚心矣。不识补肾以生火,则肾水既亏,而火旺则损肾矣。心焚而肾损,虽火旺何益乎?及足以烧干阴血,势必阳旺阴消,而不可救耳。此症用济阳丸亦妙。人参(六两) 黄 (半斤) 鹿茸(一个,酒浸切片,又切作小块,粉炒) 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