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圣济总录》附子木瓜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附子木瓜丸【处方】附子(重半两者)10枚,(以黑豆1升,水3碗,银石器慢火煮之,候豆熟附子软,切,焙干),牛膝(酒浸,切,焙)6两,羌活(去芦头)4两,茴香子(舶上者,...
...附子(图)味辛性热.能回脾肾元阳.质燥气刚.可逐下中寒湿.斩关夺门之将.痼冷何愁.善行疾走之功.沉寒立解.或温经发汗.痹病赖此以宣通.或益气调营.补药仗之而有力.乌头即附子之母.性猛祛风.天雄乃乌附之长.形单无附.均皆有毒.各自分名.(...
...对于肾水亏于下,心火炎于上的失眠,有口干唇裂,频欲饮水,但脉舌均无阳证征象的虚火上炎者,先生取阴即所以降火之意,以熟地、牛膝补肾阴,麦冬、五味子养心阴,肾水足则能上济于心,心阴充则使虚火自敛。再参入附子引火归原,以作反佐,服药后效如桴鼓。...
...目录 《鸡峰》附子木瓜煎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鸡峰》:附子木瓜煎丸【别名】附子木瓜丸【处方】附子2个(每个6钱以上),木瓜4个(大者,去子,入艾青,盐蒸),牛膝2两,白术1两,薏苡仁1两(生),羌活半两(不焙),杜仲半两,续断半...
...目录 《金匮要略》卷上:大黄附子汤【处方】大黄6克 附子9克(炮)细辛3克【功能主治】温中散寒,通便止痛。主寒邪与积滞互结肠道,胁下或腰胯偏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紧弦。【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三次温服。若...
...目录 《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 《伤寒杂病论》薏苡附子败酱散 《医宗金鉴》薏苡附子败酱散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薏苡附子败酱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别名】附子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九)、败酱散(《校注...
...目录 《金匮要略》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金匮》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医宗金鉴》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金匮要略》卷中: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别名】桂附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
...目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理冲汤 《衷中参西》理冲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理冲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理冲汤【处方】生黄耆9克 党参6克 于术6克 生山药15克 天花粉12克 知母12克 三棱9克 莪术9克 生...
...治玉也。从玉里聲。良止切 (理) 治玉也。戰國策。鄭人謂玉之未理者爲璞。是理爲剖析也。玉雖至堅。而治之得其䚡理以成器不難。謂之理。凡天下一事一物、必推其情至於無憾而後卽安。是之謂天理。是之謂善治。此引伸之義也。戴先生孟子字義疏證曰。理者、...
...附子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 《本经》云其辛温,与现在的认识有差别,现一般认为附子乃大辛大热之品,温里散寒作用甚强。其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