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服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禁服 1、禁服:雷公问于黄帝曰:细子得受业,通于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于意矣。“外揣”言浑束为一,未知所谓也。夫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大小无极,高下无度,束之奈何?士才力,或有厚薄,智虑褊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09.html

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时期_中医饮食营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以补益精气。” 这就是药治要与食治结合起来。尤其在应用猛药时,要注意饮食成分的全面完整。这和现代营养学的观点是完全吻合的。书中并指出一些饮食调理、饮食宜忌、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具体方法。黄帝内经中所载方剂,一半以上含...

http://qihuangzhishu.com/484/10.htm

吕氏春秋原文_史书_【文学360】

...33、审为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34、期贤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35、察贤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36、开春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37、观表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38、骄恣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39、...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655.html

根结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根结 1、根结:歧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写。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何写何补。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866.html

痈疽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痈疽 1、痈疽: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42.html

热病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热病 1、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间,巨针取,益其不足,损其有馀,乃可复也。 2、热病: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于阳,复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884.html

从张元素学术角度浅析内经五脏五味补泻理论(2)_【中医宝典】

...涩在内经时代尚不属五味之列,故也无法言明淡味的功效。另外,原文不言利湿而言燥湿,故当用苦药无疑,诸如黄柏。其大意便了解了,所谓“坚”,即泻火存阴,火退阴足,使阴阳平衡,则肾自坚。 但肾为人体元阴元阳藏所,内经只言其水亏火炎的一面,尚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29.html

内经选读教材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张新渝 成都中医药大学 教材是传授与学习知识的依据,其阐述应该明确、准确与正确。遗憾的是,作为传承中医学经典巨著黄帝内经学术的内经选读,从四版至七版,在阐述原著某些重要思想与观点时,却未尽如此。本文仅择其要者商榷于后。 “和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39.html

卫气行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卫气行 1、卫气行: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合,何如?歧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37.html

癞狂病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癞狂病 1、癞狂病: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上为外眦,下为内眦。 2、癞狂病: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为止。 3、癞狂病: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883.html

共找到896,9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