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难点来进行编撰总结的。脉经虽然是一部综合前代脉学成就的著作,但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做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仿唐制,当然也不例外。该书著成后,就...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39.htm

试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七产难论第一。指妊娠末期或临产,胎水早破者,或胎水破而未生者。亦称试月,包括试水症。周登庸续广达生篇:“胎未足月,先破水衣而腰不痛,名曰试水,又名试月,非正产也。”刘斋甫妇科三字经:“试痛或破水者,名...

http://qihuangzhishu.com/193/979.htm

丹医秘授古脉法的内容_丹医秘授古脉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由于成书在今本黄帝内经之后的医学经典难经开篇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死生何谓也”;又由于在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所著脉经中才开始见到将两手的“寸口脉”[即位于手腕的桡侧动脉。]分成寸?关?尺三部,用以诊候...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3.htm

法到活时用即灵——毛进军经方活用心法杂议_【中医宝典】

...其心法之一,术参多家。作者“想方设法搜集学习古今一些伤寒大家的学术思想,力求帮助理解经方应用的内涵”,尤其崇拜医学三字经)的话,强调经方对提高疗效的特殊意义。更多的心法,作者自己已有比较全面的总结:即“明辨六经,顾及兼证,方证对应,重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274.html

咳嗽诸方_医学三字经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方中随寒热虚实加减。唯细辛、干姜、五味三药不去,读金匮者自知。加减小柴胡汤 治发热咳嗽。柴胡(四钱) 半夏(二钱) 黄芩 炙草(各一钱五分) 干姜(一钱) 五味子(八分)水二杯半,煎一杯半,去滓,再煎八分,温服,一日二服。五味子汤...

http://qihuangzhishu.com/799/34.htm

医学心理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研究逐渐为人们重视,1990年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及生物反馈学会成立,1990年杨德森的行为医学专著出版,1992年6月中国行为医学杂志创刊。医学心理咨询和社区心理卫生:我国在1980年以后,各地陆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29.htm

民间医学团体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隆庆二年(1568),我国建立了最早的民间医学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它是由徐春甫等在北京发起和创办的,据徐春甫医学入门捷径六书中所载。“一体堂宅仁医会录”一文,可窥见其组成、宗旨和会款等内容。宅仁医会的成员多为集于京都来自全国...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9.htm

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宣德五年(1430),朝鲜两次派芦重礼等医生来中国,邀请明太医院医生周永中和高文中,质疑并鉴定本国药草的真伪等。我国医学疑问载,1617年朝鲜陪臣随医崔顺立等来中国求教医药问题。问答内容由傅懋先撰成医学疑问一书。明代,朝鲜对中国医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64.htm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是约成书于战国以至秦汉间的医学理论性论著,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约14万字。它托名于“黄帝”,实则是古代许多医学家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62.html

瘟疫方_医学三字经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人参败毒散方见痢疾。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藿香正气散 治外受四时不正之气,内停饮食,头痛寒热。或霍乱吐泻,或作疟疾。藿香 白芷 大腹皮 紫苏 茯苓(各三两) 陈皮 白术 浓朴 半夏曲 桔梗(各二两)甘草(一两)每服五钱,加姜、枣煎。...

http://qihuangzhishu.com/799/65.htm

共找到475,0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