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针灸配方。现存初刊本、抄本。《针灸问对》针灸著作。又名《针灸问答》。三卷。明·汪机撰。刊于1503年。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了针灸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上、中二卷论述针法;下卷论述灸法及经络腧穴。全书以《内经》、《难经》等书为指导思想和理论...
...全书指个人着作丛书。 【全书】 指个人着作丛书。如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公元1624年),包括张介宾的多种医书。指汇刻的丛书,如清.崇文斋刻的《仲景全书》(公元1894年刻),包括明.张卿子的《集注伤寒论》,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
...当时医药经验的总结。全书体例多为一病一方,每条条文列方名、病名或证候、药方名称、药量、制药、服法、禁忌等。涉及医理论述则较少,比较朴实简明。虽然《治百病方》篇幅不大,文字不多,但对研究汉代医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四、《伤寒杂病论》东汉未年张仲景撰...
...【主要证候及特征】经络是机体内的一种体系,由经脉和络脉共同组成,它们相互交织,纵横交错,具有通行气血,协凋阴阳,沟通表里内外的作用,是维持肢体之间、肢体与脏腑之间等机体功能活动协调统一的结构保证。肢体即四肢和外在躯体之谓,由肌肉、筋骨等...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 辩脉...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 辩脉...
...病症分为89症。书末收载眼科方剂229首,阐明方义、细论化裁加减变化,更收外治方19首,俱实用尚有效者。八、《医宗金鉴》《医宗金鉴》九十卷,吴谦等撰于乾隆四年至七年(1739~1742),为政府组织编修之大型医学全书。此书编纂、选材甚精,用功...
...锻炼而成,药之霸道者也。去瘀生新,或有赖焉。若证患日久,气血本已虚亏,岂可任用霸剂,必补气血为主,禁痛禁烂,《全生集》中已切言之,焉可忽诸。凡外证之初起者消之,痛痒者止之,溃烂者敛之,临危者救之。去瘀用平安饼,针头散;生新用象皮散、六和散,...
...至今而未已也。温暑必别有方,今皆失而无征也。我朝宋景濂学士,尝叹《伤寒论》非全书,得其旨哉,盖伤寒之国中人,必先入表,表者何?即足太阳寒水之经,此经行身之后,自头贯脊,乃有头疼脊强,恶寒之证,在他经则无此证矣。况此经乃一身之纲维,为诸阳之主气...
...)村上平寺刻本等。1988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校注本。全书分内外集,自谓“医能知此内外门户,而后可以设法治病,不致循蒙执方,夭枉人命,故题之曰《医学入门》。共9卷。得首载医学略论、医家传略、经穴图说及运气、保养等。卷1为经络、脏腑、诊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