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引用的原文上都不加圈了。只因为我不想圈,并非文章坏。 据考据家说,这曹子建的《七步诗》〔5〕是假的。但也没有什么大相干,姑且利用它来活剥一首,替豆萁伸冤: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六月五日 【注解】 〔1〕...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删去“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
...《孝宣皇帝纪三》 1、孝宣皇帝纪三:神雀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赐天下勤事吏及民爵。鳏寡孤独高年帛。所赈贷贫民勿收。行所过无出田租。诏曰。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今阙无祀。其令祠官以时祠江海及洛水。胶东王相张敞为...
...《补遗》 1、补遗:凡历所革,以变律吕,相生至六十也。 2、补遗:前汉志但载十二律,不及六十。 3、补遗:凡阳生阴曰下,阴生阳曰上。 4、补遗:候锺律,权土炭,冬至阳气应,黄锺通,土炭轻而衡仰,夏至阴气应,蕤宾通,土炭重而衡低。进退先后,...
...一九二六年八月二十八日《语丝》周刊第九十四期。原题《记鲁迅先生的谈话》,署名培良。 〔2〕培良 向培良,湖南黔阳人,文学团体狂飙社的主要成员。 曾为《莽原》周刊写稿。后来堕落为国民党反动派的走卒。 〔3〕《工人绥惠略夫》 俄国阿尔志跋绥夫(M.]...
...不辞。”观此,则知醇夫之从公,决非苟同者。凡二百六篇。 △《古史》六十卷 右皇朝苏辙子由撰。其序曰:“太史公始易编年之法为纪传世家,记五帝以来,然不得圣人之意。余因迁之旧,始伏义,讫秦始皇帝,为七本纪、十六世家、三十七列传,谓之‘古史’,追...
...《佛国记》,又称《高僧法显传》、《法显传》、《高僧传》、《历游天竺记传》。一卷。东晋僧法显记。 法显大师,平阳武阳(山西)人,俗姓龚,因慨叹律藏残缺,乃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于弘始二年(《梁高僧传》作隆安三年)离长安,度沙河,越□岭...
...万馀言。後有梅尧臣跋。其妄尤甚,盖出假托云云。据此,是宋时尚别有一本。《宋史·艺文志》以《牡丹谱》著录而不称《牡丹记》,盖已误承其讹矣。洛阳牡丹记 目录◎ 花品序第一◎ 花释名第二◎ 风俗记第三...
...兄弟,施于有政。’是以为政也。”孔子未定《五经》如何?周衰道失,纲散纪乱,五教废坏,故五常之经咸失其所,像《易》失理,则阴阳万物失其性而乖。设法谤之言,并作《书》三千篇,作《诗》三百篇,而歌谣怨诽也。 2、五经:已作《春秋》,后作《孝经》何?...
...《墨经正文》重阅后记〔1〕 邓氏殁于清光绪末年,不详其仕履。此《墨经正文》三卷,在南通州季自求天复〔2〕处见之,本有注,然无甚异,故不复录。 唯重行更定之文,虽不尽确,而用心甚至,因录之,以备省览。六年写出,七年八月三日重阅记之。 【注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