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 《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如果捉不住打不死,让他们逃走了,就等于~,纵虎归山。 ◎周玉清《晋西事变中的一夜》...
...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故事:蜀将马谡失守街心亭,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大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急:急切。急着要取得成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她怎样呢?还是那样~,不甘寂寞吗? ◎陆地《牙科大夫》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过多次战斗。 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想老夫幼年时,南征北讨,东荡西除,到今日都做了一场春梦也。” 昔日魏武祖皇帝,东荡西除,~,非容易得此天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
...心怀:居心,存心;叵:不可。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他的为人处世,表明他是一个~的人。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只听~,必须全面了解情况,然后再做处理。 偏正式;作宾语;用于否定句...
...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指单方面的话,版面的看法。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据媒人~,所以派人相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九回...
...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忽然一声响,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于坑堑之中。”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比喻遇到了机会而又当面错过。 《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遇可事之主,而~,非丈夫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偏正式;作状语;形容没有抓住机会...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儒家思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