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全蝎(卵生)散肝血分风热治胎风发搐全蝎(专入肝)。味辛而甘。气温有毒。色青属木。故专入肝祛风。(诸风眩掉。皆属于肝。)凡小儿胎风发搐。大人半边不遂。口眼 斜。语言蹇涩。手足抽掣。疟疾寒热。耳聋带下。皆因外风内客。无不用之。故...
...Luó 【别名】黄螺(《医林纂要》)。 【来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或其同属动物的全体。夏、秋捕取。 【原形态】螺壳圆锥形,高约达5~7厘米。壳顶略尖,螺层6~7层,缝合线深,体螺层很大;壳口卵圆形,边缘整齐;厣角质,卵圆形,褐色,上有同心...
...目录 《瑞竹堂经验方》僵蚕汤 《瑞竹堂方》僵蚕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瑞竹堂经验方》卷二:僵蚕汤【处方】好末茶30克 白僵蚕30克【功能主治】治喘嗽,喉中如锯,不能睡卧。【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放碗内,倾沸汤150毫升,用盏盖定。...
...目录 《中药大辞典》巴豆壳 《中华本草》巴豆壳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巴豆壳 【出处】《纲目》 【拼音名】Bā Dòu Ké 【别名】巴豆皮(《宣明论》)。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种皮。植物形态详"巴豆"条。 【...
...、羚羊角、全蝎、僵蚕、勾藤、防风、白蒺藜等同用。对破伤风病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等证,可配合防风、南星、全蝎、白附子、僵蚕、勾藤等同用。此外,蜈蚣也可用于风寒湿痹的筋肉疼痛、麻木、僵板不灵活等,可配羌活、独活、秦艽、防风、威灵仙等同用...
...王肯堂曰∶红茧疔,因心火太盛,传于脾经,故毒发于四末,若水珠,若水泡,与血HT (音 。皮起也。)无异,多生手足胸背之间,今人不识,伪称火丹,或认斑疮,养成大患。初起红色,宜用针,针去恶血,内服清心败毒黄连丸之类;如紫色则危,灰黑必死。根...
...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Rudolphi,1819)]又称长膜壳绦虫。是鼠类常见的寄生虫,偶然寄生于人体。形态与微小膜壳绦虫基本相同(图15-13)但虫体较大;两者区别见表15-3。生活史与微小膜壳绦虫的...
...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V.Siebold,1852)]也称为短膜壳绦虫,该虫主要寄生于鼠类,亦可寄生于人体。形态成虫为小型绦虫,体长5~80mm(平均20mm),宽0.5~1mm。头节呈球形,直径0.13~0.4...
...蝉壳(图)可解皮肤风热.与惊痰乳壅.气禀轻虚.善疗翳膜 疹.及胞阻产难.功能脱退.昼鸣夜息.治小儿之惊啼.味咸性寒.化上焦之邪滞.(蝉壳夏月自土而出.沿树而上.退壳于地.得风露清虚之气.咸寒入肺.专解皮肤风热.宣发痘疹.治上部咽喉头目口齿...
...溢。试之果然。 壳 【气味】甘、咸,大寒,无毒。 【主治】安神镇宅,解诸毒药及虫螫。同玳瑁等分,磨人乳服之,极验()。 【发明】时珍曰︰车渠,盖瓦垄之大者,故其功用亦相仿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