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家书杂录_《中

...:“凝忝同气,昔亡兄讲道河汾,亦尝预于斯,然六经之外无所闻也。”淹曰:“昔门人咸存记焉,盖薛收、姚义缀而名曰《中》。兹书,天下之昌言也,微而显,曲而当,旁贯大义,宏阐教源。门人请问之端,文中行事之迹,则备矣。子盍求诸家?”仲父曰:“凝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869.html

商书·命上_《尚书》

...高宗梦得,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命》三篇。 王宅忧,亮阴三祀。既免丧,其惟弗言,群臣咸谏于王曰:“呜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惟恐德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593.html

苑》原文_儒家_【文学360】

...1、《贵德》原文-出自《苑》 2、《立节》原文-出自《苑》 3、《建本》原文-出自《苑》 4、《善》原文-出自《苑》 5、《反质》原文-出自《苑》 6、《修文》原文-出自《苑》 7、《辨物》原文-出自《苑》 8、《杂言》...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684.html

十二原_《针灸甲乙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者,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骨之气味者也。五脏有疾,出于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知五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二。阳中之...

http://qihuangzhishu.com/661/10.htm

十二原_《针灸甲乙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者,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骨之气味者也。五脏有疾,出于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知五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二。阳中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jiayijing/661-6-6.html

尚书·商书·命上译文

...高宗居父丧,信任冢宰默默不言,已经三年。免丧以后,他还是不论政事。群臣都向王进谏:“啊!通晓事理的叫做明哲,明哲的人实可制作法则。天子统治万邦,百官承受法式。王的话就是教命,王不说,臣下就无从接受教命。” 王因作书告喻群臣:“要我做...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030.html

脏腑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仓廩之官,腐熟水谷,为后天给养来源。胃既能容纳水谷,又有运化吸收水谷精气的作用,以供给需要,所以五脏六腑,皆稟气于胃,是后天的根本。 (三)小肠 小肠主化物而分别清浊,为受盛之官,能化物而使精华归于五脏,使糟粕从六腑排泄;并使糟粕中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260.html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_《脾胃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应象论》云∶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夫阴病在阳者,是天外风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 、脏 ,是人之受天外客邪。亦有二∶中于阳则流于经。此病始于外寒,络归外热,故以...

http://qihuangzhishu.com/811/33.htm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_《脾胃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阳应象论》云∶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夫阴病在阳者,是天外风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 、脏 ,是人之受天外客邪。亦有二∶中于阳则流于经。此病始于外寒,络归外热,故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piweilun/811-5-18.html

外储右下·韩非子

...同族,而况借于权乎!吴章知之,故以佯,而况借于诚乎!赵王恶虎目而壅。明主之道,如周行人之却卫侯也。 △经四 人主者,守法责成以立功者也。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独治之吏,故明主治吏不治民。在摇木之本与引网之纲。故失火之啬夫...

http://wenxue360.com/guji/3528.html

共找到102,0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