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解剖结构名。出《灵枢·刺节真邪》。指行于四肢和皮肤的经脉。《黄帝内经太素》:“……十二经脉,入府藏者,以为内经,行于四支(肢)及皮肤者,以为外经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820.htm

奇经_经络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是人体经脉的一类,其中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共八条经脉、所以又称“奇经八脉”。奇经的特点是:它们没有和脏腑直接联系,它们之间也没有表里配合,奇经八脉是调节气血运行的一些特殊通路,在功能可起到补充十二经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qijing-749.html

十二经动脉_经络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在十二经脉循行过程中有脉搏应手的动脉部位,也就是位于身体浅表的一些动脉血管(《难经·一难》)。这种体表局部动脉位置很多,例如手太阴经的动脉在中府、云门、天府、侠白、经渠等穴处都可以触到,临床诊所时最常用的动脉部位是寸口部。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ierjingdongmai-757.html

逐月养胎辨并慎择医药论_《胎产心法》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凡妇人有孕,则手足十二经脉气血周流,俱供养胎元,岂有逐月某经养某胎之理,故不具载。如孕妇有疾,必择专门名医,平日相信而无错误者,方可用之。若未试之医,有毒之药,切勿轻用,以贻后悔。更不可轻用针灸,以致堕胎。...

http://qihuangzhishu.com/677/8.htm

手少阴心经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心、络小肠,并与咽部及眼相连。在体表,由腋下部,沿上肢屈侧后面向下,止于小指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心痛、口渴、咽干、目黄,胁痛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36.htm

别络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十二正经别走邻经之络脉,属络脉之较大者。十二经脉与任督脉二脉各有一别络,再加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难经·二十三难》:“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朝于寸口人迎,心处百病而决死生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66/798.htm

《经络之研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著作。日本·长滨善夫、丸山昌朗编,承淡安译。作者根据其在临床上发现的一位眼科病人,在针刺各经络的原穴时,所表现的感传现象基本上与十二经脉的走行一致,而得出了经络确实存在的结论。本书即其总结的考察报告,书中附有若干图表。1955年由...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838.htm

络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穴分类名。指十五络脉从本经(脉)别出之处的穴位。其中十二经脉的络穴,有沟通表里经脉和治疗表病及里、里病及表,或表里两经同病的见证;任脉督脉及脾之大络有通调躯干前、后、侧部营卫气血和治疗胸腹、背腰及胁肋部病症的作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91/472.htm

《经络之研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著作。日本·长滨善夫、丸山昌朗编,承淡安译。作者根据其在临床上发现的一位眼科病人,在针刺各经络的原穴时,所表现的感传现象基本上与十二经脉的走行一致,而得出了经络确实存在的结论。本书即其总结的考察报告,书中附有若干图表。1955年由...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80.htm

逐月养胎辨并慎择医药论_《胎产心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妇人有孕,则手足十二经脉气血周流,俱供养胎元,岂有逐月某经养某胎之理,故不具载。如孕妇有疾,必择专门名医,平日相信而无错误者,方可用之。若未试之医,有毒之药,切勿轻用,以贻后悔。更不可轻用针灸,以致堕胎。...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chanxinfa/677-6-4.html

共找到2,0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