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_《麻科活人全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大热经日不退休.将出出尽实可忧.正出之时逢热.此为顺候不须愁.麻本火候.非热不出.故最喜有热.如热势甚者.以白虎汤去炙甘草、粳米.加西河柳、连翘、牛蒡子、木通、枳壳、葛根主之.然治麻大法.总以解毒为主.若麻初热时.有毒火不退而热甚者....

http://qihuangzhishu.com/703/45.htm

五加皮酒一(痿证)_百病药酒_【中医宝典】

...五加皮酒主治一切风湿痿痹。有筋骨,填精髓之功。 【来源】《本草纲目》 【配方】五加皮32克,曲50克,大米100克,当归、牛膝、地榆各2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先将五加皮、当归、牛膝、地榆入锅加水煎汁,用纱布过滤备用;将大米煮...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jiu/a14736.html

第一章第六节关于医药无系统文字记载的问题_【中医宝典】

...历代古籍不乏关于医药的记载 , 而且文献不应单纯理解为 文字记载 , 正如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野外工作方面所强调的:"有关人种特点的记叙、说明、典型的话语、民俗项目以及巫术仪式的惯用语句 , 都应当作为描述土著居民精神状态的文献内容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74.html

第九章第二节医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近况(1)_【中医宝典】

...自1986年以来,已发表有关壮医药论文120多篇,相当部分还是发表于国家级刊物。先后出版了《壮医针挑疗法》、《医药线点灸疗法》、《常见病民间传统外治法》、《观甲诊病》、《广西民族药简编》、《壮族民间用药选编》、《医药线点灸疗法临床治验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61.html

第二章第三节壮族经济文化发展特点与医药的关系(2)_【中医宝典】

...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 为导引等物理疗法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宋时期 , 古壮字得到发展 , 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 与中原汉族的交往增多 , 先民的经济生活明显改善 , 医药迅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佛教、道教传人壮族地区 , 对壮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91.html

早期农业对医药的促进作用(1)_【中医宝典】

...水源条件好 , 适宜稻谷生长 , 壮族先民早在 4000 年前就会稻作耕种,防城亚荒山、马兰嘴山、杯就较山的贝丘遗址发现的磨盘、石菩就是壮族先民种植水稻的证据。 壮族地区早期农业的发展,农作物的耕种, 对医药的发展和医药知识的积累起到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83.html

第九章第二节医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近况(4)_【中医宝典】

...16.药成药及药制用品的临床应用 随着药应用的日益广泛,成药不断产生,并应用于临床每获良效。如陈氏等用中国云南金泰得制药总公司生产的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64.html

五加腰酒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五加腰酒——原名“五加皮浸酒” [药物组成] 五加皮二两半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独活一两半 乌喙(炮裂,去皮脐)一两半 干姜(炮裂)一两半 石楠一两半丹参二两 防风(去芦头)二两 白术二两 地骨皮二两 芎劳二两 猪椒根二两 干熟地黄...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6300.html

仙茅加皮酒_中医食疗男性食疗_【中医宝典】

...:将上述各药捣碎,用白纱布袋盛之,悬入醇酒小坛内浸泡,密封,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后装瓶备用。 用法:每日早、晚各饮10-20毫升 注释:方中仙茅性味辛,温,有毒。功以温肾阳,筋骨。用于阳痿精冷,小便失禁,崩漏,心腹冷痛,腰脚冷痹,...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b33880.html

足少阴肾经左右二十穴_《针灸资生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在内踝下.是谓照海.阴跷所生.则与铜人照海穴合矣.则是阴跷即照海也.故附阴跷于照海之末.复溜二穴.金也.一名昌阳.一名伏白.在内踝上二寸动脉陷中.针三分.留三呼.灸五.明云、七.交信二穴.在内踝上二寸.少阴前太阴后.廉前筋骨间 .灸三...

http://qihuangzhishu.com/660/37.htm

共找到38,66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