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曰食复。枳实、大黄,能夺胃中之食;栀子、香豉,能祛胸中之热。 目录 《医方考》枳实栀子豆豉大黄汤 《医方考》枳实栀子豆豉大黄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方考》枳实栀子豆豉大黄汤 枳实(五枚) 栀子(十四枚) 大黄(一两) 豆豉(一升)...
...治下焦热毒痢,鱼脑杂痢赤血,脐下小腹绞痛不可忍,欲痢不出方。香豉 薤白(各一升) 川连 黄柏 白术 茜根(各三两) 栀子 黄芩 地榆(各四两)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治膀胱三焦津液下大小肠中寒热,赤白泄痢,及腰脊痛,...
...《备急千金要方》大黄黄芩汤桔梗对赤石脂,又对牡蛎,又对茯苓。桔梗发则头痛目赤,身体壮热。牡蛎发则四肢壮热,心腹烦闷极渴。解法并与赤石脂同。茯苓发则壮热烦闷,宜服此方。大黄 黄芩 栀子仁(各三两) 葱白(切) 豉(各一升)上五味, 咀,以...
...目录 《疫痧草》犀豉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疫痧草》:犀豉饮【处方】犀角 香豉 牛子 荆芥 连翘 栀子 马勃 大贝 蝉衣 赤芍 桔梗 甘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解肌透表。治喉痧。喉烂痧隐,神烦,热盛汗少,舌绛口渴,脉弦者。【用法...
...释名 (淡豉)苦、寒、无毒。(蒲州豉)咸、寒、无毒。 气味 伤寒发汗(冰痛、身热、脉洪)。用葱白一小把、豉一升,棉裹住,加水三程式,煮成一升,一次服下。如不出汗,再服一次,并加葛根三两。又不出汗仍须再服,并加麻黄三两。又方:用葱汤煮米粥,...
...释名 (淡豉)苦、寒、无毒。(蒲州豉)咸、寒、无毒。 气味 伤寒发汗(冰痛、身热、脉洪)。用葱白一小把、豉一升,棉裹住,加水三程式,煮成一升,一次服下。如不出汗,再服一次,并加葛根三两。又不出汗仍须再服,并加麻黄三两。又方:用葱汤煮米粥,...
...三两。又方:用葱汤煮米粥,加盐豉吃下,取汗。又方:用豉一升、加童便三升,煮成一升,分次服,取汗。 伤寒不止不解,胸中闷恶。用豉一升、盐一合,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半,分次服,取吐。 血痢不止:用豉、大蒜等分,捣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
...目录 《圣惠》葱豉茶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惠》:葱豉茶【处方】葱白3茎(去须),豉半两,荆芥1分,薄荷30叶,栀子仁5枚,石膏3两(捣碎),茶末3钱(紫笋茶上)。【功能主治】伤寒头痛壮热。【用法用量】上以水2大盏,煎取1大盏,去...
...目录 《千金》柴胡通塞汤 《圣济总录》柴胡通塞汤 《备急千金要方》柴胡通塞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千金》卷二十:柴胡通塞汤【处方】柴胡3两,黄芩3两,橘皮3两,泽泻3两,羚羊角3两,生地黄1升,香豉1升(别盛),栀子4两,石膏...
... 返回目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栀子仁汤【处方】栀子仁7.5克 芎藭15克 酸枣仁(炒)30克 陈橘皮(去白,炒)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各15克 豉(炒)7.5克【制法】上七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伤寒后,虚烦不得眠睡,呕逆。【用法用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