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乘雅半偈》三白草(唐本草)【气味】甘辛寒,有小毒。【主治】主水肿香港脚,利大小便,消痰,破癖,除积聚,消疔肿。【核】曰∶出荆、襄,所在亦有,生田泽池畔间。高数尺,六七月茎间三叶,先白后绿。一叶白,其旁遂开花成穗,如蓼花状,色白微香。...
...(蜡矾丸 国老膏 远志酒)丹溪曰。阿胶饮子以牛胶属金属土。补肺气。实大肠。壮胃止泄。黄蜡丸以蜡味甘淡。实大肠。补而难化。国老膏以甘草化毒行经。远志酒、忍冬酒皆有补性。归心归血。用之颇切。善用者以之配入肿疡之散。结溃疡之补虚。亦奏捷效。...
...释名 亦名蜜甘、蜜草、美草、 草、灵通、国老。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甘草汤”。 肺热喉痛(有灸热)。用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
...释名 亦名蜜甘、蜜草、美草、 草、灵通、国老。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甘草汤”。 肺热喉痛(有灸热)。用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
...阴囊赤肿,余作胎毒治之而瘥。后患发热痰嗽,见症不一,难以明状,遂诊其母,有郁火血热之症,乃用解毒清肝等药,子母俱服而愈(详见《保婴粹要》)。崔氏方 治手足甲疽,或因修甲伤肉,或因损足成疮,溃烂上脚,用绿矾置铁板上沸,色赤如溶金色者为真,沸定...
...汤 《伤寒括要》甘草汤 《伤寒论》甘草汤 《伤寒寻源》甘草汤 《伤寒杂病论》甘草汤 《中藏经》甘草汤 《医宗金鉴》甘草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甘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伤寒论》:甘草汤【别名】温液汤(《千金翼方》卷十五)。【处方...
...主鼠 寒热,下痢脓血不止。白花者主白下,赤花者主赤下。一名,一名陵翘。生平泽中。四月采叶,七月采花,阴干。田野甚多,人采作滋染皂。又用疗下服之。今人亦用作饮。《证类本草》鼠尾草(鼠尾草_图片)味苦,微寒,无毒。主鼠 寒热,下痢脓血不止。白花...
...(瞿(音劬)麦_(图))味苦、辛,寒,无毒。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痈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毛发。一名巨句麦,一名大菊,一名大蓝。生泰山川谷。立秋采实,阴干。( 草、牡丹为之使,恶螵蛸。)陶...
...须从偏胜者主之药饵。如有此证,治之宜早为贵乎。五痹汤(《和剂方》)治风寒湿之气各留肌体,手足缓弱,麻顽不仁。羌活 白术 防己(各一两) 片子 姜黄(一两,洗去灰土) 甘草(微炙,半两)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煎八分,去渣。病在上食后...
... 《外台秘要》卷三十七引《小品方》:甘草饮【处方】甘草6克(炙)大黄9克(别渍)黄芩6克【制法】上三味,切。【功能主治】治食即吐出,不得安住。【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三两沸,去滓分服,以利为度。【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十七引《小品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