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胸痹心脾两虚证的诊断标准,阐明胸痹心脾两虚证证候特征及治疗胸痹心脾两虚证的基本法则。方法: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及自拟症状计分表,结合临床设计了胸痹心脾两虚证常见的36个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的调查表。对...
...吃也没问题。民间吃伏苓膏、四神汤都有它。 理气型 对象:中医讲究疏理“气”的运行,使其顺畅的系统在肝,“肝郁则侮脾”,消化代谢就不完全,自然容易胖,而且以年轻女性居多,常见症状为,容易胸闷、肚子发涨,情绪起伏不定,严重的导致月经失调。相当于...
...祛痰。主治冠心病高粘血症。 疗效:《湖北中医杂志》报道,用本方治疗85例,其中男54例,女31例;年龄46~79岁;病程3~17年;经治疗,症状有明显改善;85例中,胸痛50例,明显改善43例;胸闷75例,明显改善63例;气短72例,明显...
...□ 尹政先 太原市中医医院 王有奎是山西太原中医研究所呼吸科主任、山西省著名呼吸病专家,从事呼吸病临床医疗及研究40余载,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等治疗有突破。笔者有幸拜王有奎为师,临证侍诊,现将王有奎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同病异治是辨证论治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方面。临床上常见同一种病,由于病机不同,所表现的证也不同,治法也各异。试举例说明。 案1 王某,男,47岁。1988...
...的关系,32-40岁以女性为多,61-71岁以男性为多,41-60岁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本组脑力劳动73例,体力劳动25例,其它2例,以脑力劳动为主。(二)症状与舌苔脉象的变化:症状以胸闷、头晕、心悸、心绞痛、气急、腰痛为多见、舌质以微红、...
...等表现。 中医认为,本病病机多为湿热蕴结、肝脾失调、气滞血瘀,治宜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活血行气。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湿热蕴结型:主要表现为胁痛纳差,胸闷,目赤或身黄目黄,口苦口干,大便溏泄,小便黄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
...,可临时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伴有高血压者,继续常规服降压药。凡伴有心衰及严重内脏疾病者不在观察之列。 1.3 观察结果 1.3.1 症状与体征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1990年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显效为...
...初诊:1992年9月9日。节气;白露后主诉:眩晕剧作三天,伴耳鸣重听,恶心胸闷。病史:一周前因母亲暴亡,极度悲伤之中复加治丧之劳累,三天前卒然头晕脑转,如坐舟车之中,且头胀重如裹,病卧床上,惟闭眼静养则眩晕稍缓, 睁眼即头晕剧烈,周围诸物...
...常见的心理障碍,中医称之为郁证。元代名医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指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清代医家张志聪在《张氏医通》中也说:“郁症多缘于志虑不仲,而气先受病。”可见思想情志不正常是一个重要的致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