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明·李中梓撰。本书共收医案50多则,不分门类,不立标题,大多为内科杂病疑难治案。书中体现出李氏长于脉诊和辨证,处方灵活,案语明晰。初未刊行,后收入李延昰《脉诀汇辨》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19.htm

卫气营血辨证概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即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所反映的不同病理阶段,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用以说明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和传变的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 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及后世医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72.html

附子重剂应用探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善用附子者,首推张仲景。如附子与干姜、甘草相配而为回阳救逆第一方,此是附子的最重要配伍,又称“仲景附子配伍法”。火神派诸家如吴佩衡、中林、卢崇汉等用附子时,最常用的就是四逆汤,吴佩衡还经常加入肉桂,称为“回阳饮”。唐代孙思邈创温脾汤,将附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174.html

《温氏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清·温载之撰于1886年。本书将作者多年临证所得治案按病分类辑录。作者擅治温病,故此类验案尤多。治案辨证较细致,其中治气肿及疯狗咬伤方为其他医案著作所罕见。但也杂有一些不切实际的论述。现存初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66.htm

《温氏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清·温载之撰于1886年。本书将作者多年临证所得治案按病分类辑录。作者擅治温病,故此类验案尤多。治案辨证较细致,其中治气肿及疯狗咬伤方为其他医案著作所罕见。但也杂有一些不切实际的论述。现存初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62.htm

论真中风外有六经之形症_《质疑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风证宜从洁古、东垣之论,以中脏、中腑、中血脉为辨证之的。洁古云∶中腑多着四肢,中脏多滞九窍。东垣亦云∶中腑则肢节废,中脏则性命危,中血脉则口眼 斜。而方书所载,混言外有六经之形症,以大小续命汤为主。夫人身脏腑有十二经,手有三阳三阴,足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yilu5586/274-6-0.html

《伤寒论》三阴三阳位序体现经方发展史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鲍艳举 吕文良 花宝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伤寒论》之六经,虽称之为病,其实质是证,是疾病症状的反应,是把症状用八纲分类所归纳的六种证候。 ●《伤寒论》的半表半里概念衍生于八纲。正是由于张仲景于八纲辨证中加入了半表半里理念,...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593.html

傅懒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精于内、妇、儿科,学宗仲景,主张用六经辨证诊治温热病时病。着有《懒园医话》二卷(1921年)、《懒园医案选》及编撰《众难学讲义》(1935年刊)《运气学讲义》(1938年刊)、《外科要旨讲义》、《组织学讲义》(1935年刊)等多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68/948.htm

周小农医案—肠虫证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丁孩。十一月初六日诊。 【现病史】 脘痛,屡吐蛔虫,既愈复发,脉沉弦。 【诊断】 蛔虫病(中医:蛔虫病)。 【辨证】 肠虫证。 【治法】 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方药】 鹤虱钱半,连皮苓3钱,薏苡仁5钱,芜荑钱半,青陈皮各1钱,榧子2钱,...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415.html

《旧德堂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清·李用粹撰。本书选辑医案六十余条,多属内科杂病。作者强调“医贵精详”。其治案,辨证审脉较细致,四诊合参,尤参掌握疾病的标本缓急,智圆行方,理法有致。案语或有艰涩之弊。后收入《三三医书》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212.htm

共找到31,9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