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感悟》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在我面前放着一本刚出的新书——《余感悟》,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三十余位专家撰写自己在临床诊治疾病的感悟。这些感悟或是作者厚积薄发的灵感闪现,或是他们在临中苦苦思索、提炼的观点。一些疑难疾病,经他们认真思考,细心体察,举一反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65.html

论疾尺_《内经评文》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少气 .有加.立死.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pingwen/712-14-2.html

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编者按:自篇首至“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见《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自“血脉者,多赤多热”至“手足温,易已也”,见《灵枢·论病尺第七十四》。“黄帝问曰: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毋邪脉也。”一段,见《素问·腹中论篇第...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7-2.html

虚里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切诊中,胸腹内容之一。虚里即心尖搏动部位,是胃的大络。因人以胃气为本,虚里又是宗气所会聚的地方,虚里的动势,有助于探察胃气和宗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虚里之动,当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按之动态微弱为不足,是宗气内虚;如果动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101.htm

久持索然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脉中的一种较特殊的现象。指切脉时,经久按之后,脉很难摸到;或者初按时指下浮大,久按反而难于捉摸。这种情况,不论新病久病,有热无热,均属正气大虚。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uchisuoran-1292.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舌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进行舌时应将舌质和舌苔辨证结合,一般情况下二者反映病变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46.htm

实用脉_【中医宝典】

...实用脉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10种,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的才10种,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我老牛脉学,多了多余,少了不够,看下去就知了。 1、大小:管察气。大气旺,小气虚。[看,多简便] 2、快慢:管察精。快精虚,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28.html

手诊——“未病”的有效之道_【中医宝典】

...望色诊病是中医诊断中首先强调的方法,但如何进行技术层面的操作,历史资料中则只见大端,具体之道没有论述。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手部气色望诊具有可操作性,实践证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对“未病”有实际意义。 手部气色望诊笔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29.html

溺望法提纲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窃闻春夏气行于外.故汗多而溺少.秋冬气收于内.故汗少而溺多.然有饮水同.饮之时又同.而壮者溺少.老者溺多.何也.盖壮者如春夏之气.升多而降少.老者如秋冬之气.降多而升少.此其所以异也.知其异.以其变.则其变.可知其病焉.诊法维何.闭癃...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6-52.html

看妇人须先问经期妊娠_《妇科心法要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未妇人女子病,先问经期与妊娠,不详误药非细事,疑似难明昧所因。【注】未妇人女子病,必先问经期与有无妊娠。若不详细审问,倘用药误触之,则所关匪细,多变生他证;疑似难明,岂不昧其病之所因哉!...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infayaojue/808-6-14.html

共找到20,8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