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学说是关于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规律及其功能的中医生理学说。经络学说的基本理论在《内经》中有较系统而全面的论述,这表明经络学说是在从春秋到战国的较长时期内逐步完善起来的。1、经络学说的逐步完善经和络分别指经脉和络脉,“脉”、“经”、“络”...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0.htm

历的解释_历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曆書。 晉書.卷十八.律曆志下:「穆帝永和八年,著作郎琅邪王朔之造曆,以甲子為上元。」 如:「一切行事均按照曆所載。」 精通曆法。 宋史.卷八十二.律曆志:「恐書成所差或多,見譏能者,乃詔諸道訪曆者。」...

http://hanwen360.com/c/231106.html

人体的十二经络气血流注计算法_【中医宝典】

...为心之外膜,附有经络行之道,让血不能伤心... L.21:00-23:00三焦经,是五脏六腑的府邸,气血运行的通道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31.html

月水不_《证治准绳·女科》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大〕夫产伤动于血气,其后虚损未复,而为风冷所伤,血之为性,得冷则凝结,故风冷伤于经血,结于胞络之间,故令月水不也。凡血结月水不通,则成血瘕,水血相并,复遇脾胃衰弱,肌肉虚者,则为水肿也。妇人冲任之脉,为经络之海,皆起于胞内,而手太阳...

http://qihuangzhishu.com/569/162.htm

畅通经络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只有经络通畅,气血才能川流不息地营运于全身。只有经络通畅,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从而养助腑、生气血、布津液.传糟粕、御精神,以确保生命活动顺利进行,新陈代谢旺盛。所以说,经络以通为用,经络通畅与生命活动...

http://qihuangzhishu.com/152/26.htm

中医推拿之经络与腧穴_推拿基础_【中医宝典】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总结、积累、归纳、升华而成的系统理论,对指导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经络具有沟通上下表里、联系脏腑器官与通行气血的功能。《内经》认为: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肢节”,具有“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550.html

经络的根结与标本_【中医宝典】

...较“根”、“结”为广,但所述论置相近或相同,大体上“本”在四肢,“标”在头面躯干。 3、应用: (1)根结和标本部是阐明经络活动的功能,它们互相补充以进一步说明经络的循行与经气的弥散作用,它既着重于经络循行路线,而又不为循行路线所局限。从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50.html

经络感传现象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一些特殊感觉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反应。又称经络现象、经络敏感现象或针灸感应现象。这种现象在某些人身上可因针刺、艾灸、通电、按压等刺激穴位或在气功练功的过程中产生。经络感传的性质,因刺激原和个体之不同而有所不同。如...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360.htm

经络浅深_《中风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此卫气所行也。卫行脉外)人身头与手足是一壳子,五脏六腑皆在壳子之内者也,十二经络皆在壳子之外者也。然此壳子又有浅深不同,今分列于后。第一层为太阳所行之地,手太阳二,足太阳二,阳跷二,督脉一,凡七脉为卫气极盛之地。第二层为阳明所行之地,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fenglun5662/277-6-0.html

当明经络_《扁鹊心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谚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如伤寒三阴三阳,皆有部署,百病十二经脉可定死生。既讲明其经络,然后用药径达其处,方能奏效。昔人望而知病者,不过熟其经络故也。俗传遇长桑居,授以怀中药,饮以上...

http://qihuangzhishu.com/777/7.htm

共找到91,0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